认真制作了一个视频的背后
本文最后更新于 94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也许来到这里的你已经看过了这个视频,或者是只看博客的老朋友和新朋友,这一篇将记录这期视频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虽然视频仍然是和BMS有关,不过这篇文章所讲的基本和BMS没什么关系,你也不需要对此有任何了解,只需要提前知道两件很简单的事。

  1. BMS是一个社区音乐游戏。
  2. BOF是一个影响力很大的BMS社区活动。

起因

在去年12月初,我就发了一个说说。

这并不是一时兴起,这个想法在评价完22年的BOF之后就产生了。

在当时直播过程中,当时有几个人问我是怎样给分的,我的打分方法确实变了好几次,就觉得可以写个B博或者小专栏说一说,也不会太多字,500字左右够了。

后来上传完评价后,就觉得一阵空虚。BOF的作品很多,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好作品不少,差作品也不少,好作品受追捧没问题,差作品被埋没也没什么,就是后发布的作品也有很高水平的,只不过因为后发布没什么人注意到,并且这是个比拼总分的比赛。就觉得对这些作者来说不太公平。

关于BOF的破烂事这几年不少,不过一般都是认为这是创作者与玩家的矛盾。如果把BOF不看做是一个活动而是一个游戏,那BOF应该有一成的玩家和九成的云玩家。

我在视频里插入了一个投票,结果显示还是相当准确的。

BOF我也参与了两年了,这个活动什么德行不说非常清楚,至少也是比较了解。 来源于我自己的这份认知与大部分玩家来说很不相同。同时如果搜索BOF,你能看到的要么是BOF的作品,要么是BOF作品的合集,连一个系统对BOF的介绍视频都没有。

每当晚上入睡前我喜欢神游,止不住地胡思乱想令我入睡并不很踏实,这是个坏毛病。于是我就幻想关于以上事情我可以写点什么。

写一篇文章,先写我怎么打的分,然后说这些打分是没什么用的,引出规则的问题。嗯,就这些。

或者我可以拆分成两篇文章,第一篇写怎么打分并在最后写下什么都没有用,第二篇再写为什么没用,然后批判BOF官方。那都到这里了,再写一篇我与BMS的故事

于是这几篇文章的雏形就出现了,这件事情就被我丢进了欲望订单,只不过等我再想起来23年的BOF都开始了。

评价完23年的BOF后,关于BOF的想法变得越来越多,这时的感受更有种憋了一肚子话的感觉,这种感觉的出现促使了我真的要开始着手做这件事,于是便有了这条说说。

第一篇文章

这几个月的博客书写起到了作用,撰写这件事对我并不算很困难。发现这篇文章的结构可能和论文非常相似,毕竟需要总结前人是怎样给分的,我的给分如何创新为什么更好,加个引言结语这不就是篇小论文嘛。以至于我甚至真的想搞成一个论文格式的PDF,当然最后我并没有这么做。

写的过程很流畅,只用了2天晚上,连文章带插图就弄好了,整篇文章4650字。

也正如前面所说,这篇文章意义并不大,重要的是第二篇文章。所以无论这篇文章的反响如何,我都不太在乎。

结果上来说很惨淡,大概有200的浏览量,以及9个点赞。

这个结果并不是很难预料,B站毕竟是一个视频网站,绝大部分人一定是以看视频为主要的娱乐方式。所以这篇文章的意义在于试水,我想看看如果我正儿八经去讨论BOF的文章能有多少BMS玩家看,结果说明压根就没有人看,哪怕你写的确实不错。

所以这重要的第二篇文章该怎样做已经很显然了,我必须将它做成一个视频。

什么视频受欢迎

什么视频受欢迎?如果是作为一个自媒体人,怎样掌握“流量密码”是永恒的课题。

在12月中旬正好有一个星际的大比赛,星际2的职业选手中有一位特别有意思的选手叫Creator,俗称哭本。绝大部分选手都能在赛场上冷静发挥时,这位选手几乎把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每当Creator即将被淘汰,观众都很乐于去看他的情绪是怎样变化的,他的这些有趣反应也被戏称为“哭本的战败CG”。

而这次比赛又一次制造出了惊人的节目效果,正当哭本要拍桌子哀嚎时踢断了网线,游戏不动了,他的情绪也被打断了。一个念头闪过,如果我去制作一个集锦,专门整合哭本的这些瞬间会怎样?

显然这样一个视频具有火的潜力的,我认为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正值比赛时期,此时还有热度。

地利,可以在scboy论坛发一贴。

人和,这个视频面向的是星际2的观众,而站在观众的角度这样一个视频是绝对乐意看的。

那我想要看到什么?我想知道作为一个几乎没有粉丝的账号,如果发一个各种因素都预示着能火的的视频会怎样?此时我大概也就120个粉丝,并且过往的视频都是音游相关。

不过我还是先放了句狠话。

这样一个视频集锦的制作绝对不难,下载视频的时间都比剪视频要多,只是一个晚上的剪辑,30分钟的视频就做好了。加几个转场,备注上出处,为了大家更愿意看下去,我还加上了蒙版,在合适的时间放大选手的面部表情。

发布的时候正是当晚的11点,播放的增速并不如我的预期,直到1点入睡时也才500播放,我觉得如果初期就这种增速大概是没戏了。

不过第二天醒来时发现有50人左右的同时观看,到晚上有了6000播放,第三天的下午4点有了10000播放,再加上受到了知名主播风间琉璃的转发,一周时间有了26000播放,不过基本没有什么粉丝转化。

这样一个结果让我心里有了底,我没有想错,这样一个视频会有人看,并且对于数据有了一个量的概念。

视频的创作

准备工作

以上的两次试验过后,可以正式投入这第二篇的创作了。

然后我就低估了工程量,我在咖啡馆动笔从两点敲键盘到五点,写了五千字才写了不到一半。

连写个文案都这么困难,更别提制作视频了。于是我给自己放宽了要求,在回家过年前做完就算胜利。

然后1月初又在摆烂,爬塔瘾上来了,写完文案已经是1月14号了,整篇约13000字。

不过这段时间倒也不是完全在做无关的事,我看了一部分杂谈视频,琢磨别人的视频是怎样制作的。

电台的形式我也考虑过,放一张动态图片一讲讲好久,不过这是最后因自己技术力不足的下下策。作为一个严肃的讨论,如果不主动去梳理脉络框架,观众就更没有理由看了。

最后还是找到了一种方便且可行的方案,需要说明的部分引用图片视频文字,不需要说明的部分就用游戏录像打底,来自于这个同类型视频。

另外还有一些数据统计工作,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Matlab用的系统是CentOS,其实这是顺手用的实验室服务器。

录音

录音的工作是在1月17号完成的,趁着室友不在,通过Adobe Au。

只有尝试过录音工作的人才体会得到,那些主播能流畅清晰表达的能力是很难得的。

我每录制一段,就得有半段的时间在嘴瓢,有些长的句子需要说四五遍才流畅。听到自己的声音有一种陌生的感觉,语调气息的习惯告诉你这确实是你自己说的话,但音色和自己日常说话听到的自己的声音完全不同。

与普通话相比,口音还是比较明显的。我从小并没有进行过普通话的学习,因为我们的方言只要不去使用特殊的方言词汇,还是比较接近普通话。室友曾问过我,为什么你和家里人打电话不用方言,我说其实我说的话就是我们的方言。口音的另一个原因在于我目前在正畸,舌头的位置和以前有一些区别,这导致在于过去自己的一些录音素材对比时,感觉说话大舌头了。

然后就是对声音的处理了,在以前我了解过一点点音频处理的知识,搞了一个RX9的插件,瞎捣鼓去掉点杂音与气息声。

为了保证视频有一种紧凑感,切掉间隔声音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我印象里最早是老番茄在15年16年左右在视频中使用,如今这种制作手法已经很普遍了,借助工具AutoCut就能帮我实现这件事。

但还是带来了点麻烦,由于我每说一句话,都是句首声音强句尾声音弱,如果收尾的字符的声母是s,软件认为这是个气息声,便把最后一个字也切掉了。

这件事在我剪视频到三分之一才发现,没办法又找了个时间补录了几句,因此视频里有些地方能听出来两句之间明显不是同时录制的。最后便导出了一堆切成了臊子的音频。

剪视频

然后就是剪视频了。

时间线

工具用的剪映,Pr了解过,但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感觉剪映的上手难度低,但无法制作复杂的效果。所以视频里其实都是一些很简单的效果,例如用的最多的渐显渐隐,字体放大缩小,蒙版调整模糊程度。

不过有些地方还是需要一点动画的,一段是说明一部分创作者的逆天操作,另一段是说明创作者、官方、游戏方和玩家构成的循环。我脑海中的演绎要比实际呈现的复杂,用剪映做这一小段的过程挺难受的,并且因技术力不足只能做到这样了。

我原以为20号21号这两天周末时间可以剪完大部分,但我又一次低估了工程量,20号时我只完成了2分钟,21号时完成了8分钟。而我通过对已有音频的拼凑,早就知道这期完整的视频应该在35分钟左右。

天哪,你能想象我21号从下午3点就坐在自己电脑前,吭哧吭哧剪到晚上10点钟,才剪出来6分钟嘛!

万事开头难,虽然进度不及预期,但已经开始制作给了我心理安慰。周日晚上入睡时我就在盘算着这件事,留给我只有一周的时间。如果要完成这个视频,只用下一个周末是不够的,必须接下来每天晚上都要投入在剪视频中。

于是我度过了1月份最充实的一周,从22号到26号,我白天在做毕设,晚上在剪视频,非常自律地从晚上7点剪到11点,几乎放弃了之前的各种电子娱乐。26号晚上已经完成了30分钟,27号做完最后的5分钟并且嵌入字幕,28号中午最后校正后终于上传。

收集素材

制作视频这件事,做很多次比做一次要划算。因为第一次制作需要从零收集素材、从零剪辑实践。而做的多了早就清楚如何高效收集素材,并有了自己的素材库。

我预想是不是要先收集素材再开始剪视频,后来发现这种想法是愚蠢的。

视频和音频素材确实要先于剪辑整理,因为它需要首先构成框架。但是图片素材就大可不必了,这里给大家看一下我用到的素材。

嗯,很杂乱。文案的讨论是严肃的,为了让大家能愿意看下去,就不停地需要寻找一些吸引人的点。例如一段动画,或者使用一些梗,这些构成了整个视频的节奏点。

这个视频是怎样慢慢剪出来的?就是我码好录制的音频,每听一句话,就想想这里是不是可以放一些什么说明性的图片,插入个什么梗,然后再去现找图片素材。核心论点部分主要来源于各个活动官网的截图,表情包直接去表情包网站去搜,用到的简约图标,其实是新版ppt里自带的东西。

剪辑

好在这学期初换了新的电脑,剪这样一个视频是很耗内存的,多而碎的音频,大量图片和视频素材,剪映卡顿是经常的事,于是我每做好就习惯性保存一份备份。

不过剪映的实时保存功能做的很不错,即使强退后再次打开工程,哪怕一分钟的进度也没有少。

不得不说“得意黑”真是一个伟大的字体,这一字体在视频领域的使用如今已经很普遍,甚至昨天去爷爷奶奶家,央视八套自家的贺岁广告中也看得到它的身影。

这不仅是因为它的免费开源使用的声明,是因为,得意黑真的很好用啊!得意黑一用,整个视频似乎变得专业起来了,至少在平面设计上给观众一种舒服的美感。

剪辑最后的工作是嵌字,如果将文案导入进行自动音频匹配,这个功能属于几乎没法用。那就试试自带的音频识别吧,结果意外的准确。文本只需要批量修改几个英文词汇,调整调整字幕长度,简单改改样式和位置就完成了。

最后是标题和封面了,标题是我最早拟定好的,甚至在写文案之前。

万字文案深度分析,为什么BOF变成这个样子!谈一谈我眼中的BOF

关键词BOF,BOF现状的形成是个大家可能关心的问题,然后用“万字”“深度”这种来凸显这个视频的内容深度与新颖程度。最后觉得万字不太直观,就改成了视频时长35分钟。

封面用的B站自带的模板,怎样将封面做的吸引人呢?

我发现杂谈视频的封面很喜欢使用黄色字体,应该是真的足够显眼。

背景图片是三场活动的拼接,但是我改成了黑白,另外字体还使用了红色。其实暗示了这期视频并不是一期“我很开心”的视频,而是一个偏沉闷,严肃的讨论,但我又不能真的完全沉闷严肃,所以这成了上面提到的视频制作怎样花点心思。

最后加上的规则?排名?,“规则”代表了我关注的核心,“排名”代表了观众关注的核心。

视频上传时是1月28号的下午三点。

反响

于是我通过对这篇文章,完全地进行了短视频式的包装。当自己做完了能做的一切,剩下的就只有等待。

我想过视频肯定会在社区带来讨论度,只不过没想到这么快。视频发出后不到半小时,就在BMS大群看到了,一个小时后还有同校的哥们把他转到了学校的音游群。评论区因对视频内容的讨论与建议十分热闹。吃晚饭的时候点开B站动态,甚至发现被自己的视频转发刷屏。

现在这个视频已经28000播放,emmm虽然稍低于预期,毕竟我还是想让播放量超过随手剪的视频。不过作为一个独特的BOF杂谈视频,一部分想要了解BOF的后人自然会点开这个视频,因此超越是迟早的事。

至于视频结尾提到的第三期视频什么时候出?下次有时间就得4月份以后了,当然也许就咕咕了呢,毕竟我把我最想说的基本已经说完了。

第四篇应该还是以专栏形式了,毕竟这最后一篇是在谈论我自己。很多视频创作者经常陷入一种误区,他们的视频创作喜欢围绕自己讲述,也许这种创作之初衷就在于展示自我,期望自己获得关注。

不过我看来这是件十分困难的事,因为其实可以反过来问一下,如果希望自己获得关注,那你自己关注过其他人吗?我是指其他“人”。 很难,因为绝大多数的关注是在关注别人的某一方面的事,看见书法视频其实是看的书法,看见摄影视频那就看的摄影,在这以后才是通过人格魅力成为的关注他人本身。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要提升视频的专业程度,因为这代表了首先是在某一方面的事做到了极致。

所以如果是谈论自己如何如何,这是没什么人想看的。没有传奇的桥段,没有戏剧的故事。正如我随手发的游戏录屏,正如我的博客网站文章,能有三两人愿意完整看完已经十分感谢了。在此也感谢每一位听我长篇大论的观众,特别感谢一百多位老粉丝与两百多位新粉丝。

在一切的一切投入制作前,我回想起了一位很优秀的设计师与up主,也是“得意黑”的创作者之一的oooooomygosh老师的一个年终总结视频。这个视频很好地反思了“视觉表现力”与“专业性”上的调和问题,并且视频最后所说的“中二”的“使命感”确实激励了我。

所以,有了这个视频结尾所说的话:

在这期视频的创作之初,它原本只是我写的面向BMS玩家们的下一篇专栏文章。但实际上,BMS玩家早已了解BOF,他们很多人知道着BOF产生的各种争端,也清楚着BOF有着不合理之处,但很少有人愿意坐下来,去耐心地分析并阐述着这一切,即使有这种声音也早已沉没于众多舆论的浪潮之下。

如果没有人去揭晓BOF真实的一切,如果没有人去对这背后的矛盾进行分析,如果BMS与其他音游仍然存在着隔阂。我期望自己成为那一个沟通的桥梁,这也是我作为参与BOF的评价者,作为BMS玩家,作为音游玩家的一份子,为这个社区贡献的一份绵薄之力。

写于2024.2.6

博客所有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章、图像等)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CC BY-NC-ND 4.0 协议,任何人均可自由传播,但禁止用于商业用途且必须署名并以相同方式分享。

评论

  1. R054
    Windows Chrome 78.0.3904.108
    3 月前
    2024-2-08 23:23:12

    芸天哥辛苦了!!!!11111

    • 博主
      R054
      Android Chrome 120.0.0.0
      3 月前
      2024-2-08 23:44:25

      欢迎(´•ω•̥`)!

  2. Windows Chrome 121.0.0.0
    3 月前
    2024-2-14 0:22:58

    来喽,B站的推送机制我也领教过很多次了(出于各种原因也会剪剪片子做做视频),对于小up来讲,不论是发布的时间还是标签都会有很大的影响,有些时候抓住“天时地利人和”确实能够有几万播放量,不过要播放量呈现断崖上涨最主要还是看视频能否“破圈”,让更多人“无意”看到,也就是让制作者去包容更多受众。
    但我依旧认为质量优先,而对那些动辄百万播放的“泛”视频无感。

    • 博主
      DavidYR
      Android Chrome 120.0.0.0
      3 月前
      2024-2-14 0:49:20

      大部分时候视频题材就注定了播放量的上限,足够高的播放量内容与形式就必须是大众喜闻乐见的。
      这样一个选题就已经是一个高门槛的话题,而这个视频的原初目的不在于播放量的数据,在于它会在社区内带来多少讨论与影响。
      如果非要做一个比喻,它更像是短篇的一门网课。一门课程决定了它面向的只会是那些人,但网课对这些人的帮助是足够有力的。

  3. Windows Edge 124.0.0.0
    3 周前
    2024-4-21 13:38:45

    好专业!

    • 博主
      愿意听
      Windows Edge 124.0.0.0
      3 周前
      2024-4-21 15:03:07

      比随手剪辑的专业,比真正专业的差很多。

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


				
|´・ω・)ノ
ヾ(≧∇≦*)ゝ
(☆ω☆)
(╯‵□′)╯︵┴─┴
 ̄﹃ ̄
(/ω\)
∠( ᐛ 」∠)_
(๑•̀ㅁ•́ฅ)
→_→
୧(๑•̀⌄•́๑)૭
٩(ˊᗜˋ*)و
(ノ°ο°)ノ
(´இ皿இ`)
⌇●﹏●⌇
(ฅ´ω`ฅ)
(╯°A°)╯︵○○○
φ( ̄∇ ̄o)
ヾ(´・ ・`。)ノ"
( ง ᵒ̌皿ᵒ̌)ง⁼³₌₃
(ó﹏ò。)
Σ(っ °Д °;)っ
( ,,´・ω・)ノ"(´っω・`。)
╮(╯▽╰)╭
o(*////▽////*)q
>﹏<
( ๑´•ω•) "(ㆆᴗ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ource: github.com/k4yt3x/flowerhd
颜文字
Emoji
小恐龙
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