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咖啡馆》笔记(下)

本书上半部分笔记:《存在主义咖啡馆》笔记(上)

八 破坏

在本章中,海德格尔发生了转变,也遭到了反对,以及几次尴尬的见面会发生。

8-1 战争末期的海德格尔

  1. 1944年底,海德格尔不得不听从号召,55岁的海德格尔,被派去与其他人一起在阿尔萨斯附近挖战壕,以抵御法国的先遣部队。1945年4月,他甚至写信给妻子,提出了一个计划,说要把数卷手稿放进一个秘密洞穴,然后将其封上,再把记录洞穴位置的宝藏图委托给少数几人保管。
  2. 海德格尔痴迷于阅读荷尔德林,多瑙河地区伟大的本地诗人,终生患有间歇性癫狂,他的许多富有远见的诗歌,当地的风景也唤起了古希腊的理想化形象——这种结合一直让海德格尔着迷。
  3. 1945年5月和6月,海德格尔到达弗莱堡时,却发现家里住满了陌生人,城市已处在法国的管辖之下,而他也因被举报被全面禁止授课。
  4. 1945年春天住在多瑙河附近时,海德格尔写了一部哲学对话,《夜间对话:在苏联战俘营中的一个年轻人和一个年长者之间》。典型的海德格尔式文本,充满了对资本主义和图谋不轨的外邦的牢骚。
  5. 1946年初,他的心理因牵挂两个儿子彻底崩溃进疗养院静养,3月得知两个儿子在苏联还活着,47年大儿子因染病释放。
  6. 到他获准再次执教时,四年已经过去了,1950年起他重新恢复了教学工作。

8-2 海德格尔的转向

  1. 其实早在战争之前,海德格尔的哲学思考就已经发生了改变。他放弃了决断性、向死而在以及其他令人振奋的对此在的个人需求方面的写作,把笔锋转向了有关体贴和接纳、等待、敞开心扉的需要,即贯穿战俘的话题
  2. 海德格尔转向的过程中,越来越关注语言、荷尔德林和希腊人,以及诗歌在思想中的作用。他还反思了历史发展和他所谓的谋制技术的兴起,也就是与过去的传统相比,那些对待存在的现代行为方式。
    • “谋制”(machination),指的是所有东西都被制造得像机器一样。

      海德格尔说道,农民是“把种子置于成长力量的照管中,然后监督它增长”。或者说,至少在现代农业机械带着提高产量的许诺,喷着热气、烧着燃料到来之前,农民是这么做的。在现代的这类迫使-交出中,大自然的能量不是经过播种、照料后,最终被收获,而是被解锁和转换后,以某种不同的形式存储起来,等待着被分配出去。

  3. 这一过程甚至威胁到了意向性的基本结构:心灵伸向作为其对象的事物的方式。海德格尔说,当某个东西处于“随时待命”或“准备就绪”的状态时,它便失去了成为一个合适对象的能力。它不再区别于我们,也无法抵抗我们。如果我们独自“处于无对象性之中”,那么我们自己将会丧失我们的结构——我们也将被一种“准备就绪”的存在模式吞没。我们甚至会吞噬自己。(有点杞人忧天了
  4. “泰然任之”是海德格尔后期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指的是用不插手的方式来关注事物。
  5. 海德格尔笔下的艺术,是一种广义的诗歌形式,他认为这是最高的人类活动。

    我们通过意识到它们,来帮助事物出现在亮光之下,而且我们是以诗意的方式意识到了它们,也就是说,我们是带着尊重去关注它们,允许它们展现自己本来的面貌,而不是屈从于我们的意志。

  6. 海德格尔的晚期写作关于“人的本质”的概念,越来越偏向神秘主义。
  7. 阅读海德格尔的晚期著作,需要“放弃”自己惯常的批判性思维方式,这种想法对于哲学家来说不可接受,并且更大的困难是从其中全身而退。海德格尔在自我封闭着

8-3 雅斯贝尔斯与海德格尔

  1. 几位曾经追随过海德格尔的倾慕者,对他的纳粹过往和晚期哲学的特质都大感惊骇,所以现在已经纷纷离他而去。
    • 汉娜·阿伦特写信给雅斯贝尔斯,把海德格尔“转向”后关于尼采的讲座,形容为一堆“相当糟糕的胡说八道”。
    • 曾经的学生赫伯特·马尔库塞,他以前是激情澎湃的海德格尔主义者,现在则成了马克思主义者。
  2. 在恢复海德格尔身份的征求意见过程中,卡尔·雅斯贝尔斯提交了一份深思熟虑和公允的报告。海德格尔是一位极其重要的哲学家,他继续做研究所需要的支持,但现在还不能允许他恢复教学。他写道:“我认为,从根本上来说,海德格尔的思维模式很不自由,很独裁,也很难于沟通,目前会对学生造成极其有害的影响。”
  3. 雅斯贝尔斯毕生都笃信沟通的力量,也身体力行地贯彻着这一信念,但对海德格尔来说,沟通在语言的功能列表中要远远排在后面。雅斯贝尔斯积极参与电台谈话,撰写时评,但时至今日,雅斯贝尔斯也远不如海德格尔那样被人广泛阅读。
  4. 互相无法理解对方的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再也没有见面,但恢复了很不经常的正式通信。

8-4 伊曼努尔·列维纳斯

  1. 伊曼努尔·列维纳斯作为犹太人,亲人被机枪扫射。关押期间也写了不少东西,读了普鲁斯特、黑格尔、卢梭和狄德罗。
  2. 列维纳斯从存在的迷雾中掉头,朝另一个方向——个人、生活、人类实体走去。最著名的作品、出版于1961年的《整体与无限》(Totality and Infinity)中,他把“自我与他者”的关系,设立为了他整个哲学的基础,这个关系是列维纳斯的核心理念。
  3. 列维纳斯对这一经历的反思,引导他走向了一种本质上偏向伦理学,而非海德格尔那种本体论的哲学。
  4. 出版于1923年的《我和汝》(I and Thou)中,布伯区分了我与非人的“它”或“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与“你”那种直接的私人性相遇。在列维纳斯看来,我们是真的在与彼此面对面,成了一种沟通和道德期望的关系。我们没有合二为一,而是互相回应,你始终是他者。这与海德格尔的“共在”完全不同。
  5. 这种关系比自我更根本,比意识更根本,甚至比存在更基本——而且它带来了不可避免的伦理义务
  6. 这种激进的调整,列维纳斯不得不像海德格尔一样,为了避免退回到旧的思维方式,转而玩起了语言的柔身术,文字变得越来越晦涩难解。

8-5 其他思想家的转向

  1. 西蒙娜·薇依,她在最后一部作品《对根的需要》(The Need for Roots)中提出的主张之一便是,我们没人拥有权利,但我们每个人对别人却都有近乎无限的责任和义务
  2. 基督教存在主义者加布里埃尔·马塞尔,认为伦理学胜过哲学中的其余一切,我们对彼此的责任是如此巨大,以至于扮演了超验的“神秘”角色。
  3. 神秘主义的传统,可以在克尔凯郭尔“信仰的一跃”中找到根源,以及19世纪伟大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它的发展壮大,也要拜20世纪上半叶旷日持久的创伤所赐。欧洲内外的人们逐渐认识到,我们无法完全了解或信任自己,我们无法为我们所做之事找到任何借口或解释——可是,我们又必须将自己的存在和关系建基于某种稳固的事物上,因为不这样的话,我们就不可能活下去。

8-6 战后的萨特

  1. 海德格尔翻阅了萨特的《存在与虚无》,他批评了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讲座中提出的存在主义的人本主义版本,包括对自由和个人行动的赞颂。
  2. 1948年初,萨特和波伏娃去德国看了萨特1943年的戏剧《苍蝇》在柏林的演出。围绕这部剧的争论,也引来了诸多关注,甚至有人愿意用两个月的月薪购买票来看。
  3. 萨特认为,存在主义的自由从来不应该用作任何形式的借口:这与自由的本质完全相反。在存在主义中,没有借口。自由伴随着完全的责任而来
  4. 战后的柏林是一片废墟,萨特和波伏娃离开几个月后,苏联军队突然行动,切断了西柏林的所有物资供应。1949年5月,与苏联的协议最终达成,封锁得到了缓解。
  5. 直到1953年,萨特才再一次见到海德格尔。两人的对话是用德语进行的,在萨特风度地解决了由马塞尔的讽刺作品引起的海德格尔的非难后,迫不及待地想要讨论一下政治参与这个问题:他认为,作家和思想家有责任参与到他们所处时代的政治当中。海德格尔用“无限遗憾”的眼神看了看他,因为对他来说是一个尴尬的话题。

    回来以后,他惊讶地向波伏娃描述了海德格尔现今如何如何受推崇:“四千名学生和教授日复一日地埋头苦读海德格尔,想想吧!”从那之后,他开始不屑地把海德格尔唤作“山中老汉”。1940年法国落败之后,萨特曾把《存在与时间》当作他唯一的安慰,而这些日子早就一去不复返了。不过,萨特并非唯一一个无法再回头的人。这场战争改变了一切,对每个人来说都是。

九 生平考述

在本章中,存在主义被运用在了真正的人身上。

9-1波伏娃的《第二性》

  1.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朋友米歇尔·莱里斯的实验性自传体作品,启发波伏娃尝试用不拘一格的形式来写下她的回忆,而围绕的主题则是成长过程中身为一个女孩对她意味着什么,这就是伟大的女权主义著作《第二性》的源起
  2. 波伏娃的指导原则是,女性这一身份在成长过程中造成的差异,要比多数人(包括女性自己)意识到的更加巨大。女人的日常经验和在世存在,从很小开始便与男人的朝不同方向分化,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些差异是女性气质的“自然”表现。波伏娃认为,这些都是女性气质之迷思(myths)
  3. 在书的前半部分,波伏娃从历史的角度对迷思和现实进行了粗略的概览;在后半部分,则专门从婴儿期起,讲述了一个典型女性的一生,为什么说“一个人并非生下来就是女人,而是逐渐长成了女人”
    1. 幼儿期男孩被教导要勇敢,女孩则被认为爱哭和软弱。
    2. 长大后女孩学会了举止谦和、得体,男孩在玩耍过程中与物质世界较量,女孩们逐渐开始认为自己是“被放置在空间里”。
    3. 青春期带来了更显著的自我意识,性征开始发育,男孩早已意识到阴茎是个重要的东西,女孩的生殖器很少被提到。早期的女性性经历可能很尴尬、疼痛或吓人,这些会带来自我怀疑与焦虑。女性的性快感可能更强烈,所以会更令她们不安。对大多数女性来说,性通常与婚姻有关。这些因素共同阻碍了女性在更广阔的世界中建立权威和代理。
  4. 波伏娃看来,对女性最大的压制,来自将自我视为“他者”而非一个卓越主体的习得倾向。
  5. 波伏娃与萨特都认为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具有丰富的价值,这也是《存在与虚无》 的一个主题。萨特的小说、传记与哲学中,视角竞争一直在出现。

    戏剧《禁闭》中,被困在同一房间里的三个人:一个被指怯懦的逃兵,一个粗鲁的女同性恋者和一个轻浮的拜金女。每个人似乎都用评头论足的目光至少看着其中一人,而每个人又都渴望逃离同伴无情的眼神。但他们不能这样做,因为他们死了,去了地狱。正如该剧中被引用过无数次,但也常被误解的最后一句台词所说的那样:“他人即地狱(Hell is other people)。”萨特后来解释道,他并不是在笼统地指他人就是地狱。他的意思实际上是,在死后,我们被冻结在他人的视野中,再也无法抵挡他们的解释。活着的时候,我们仍然可以做些什么,来控制我们留给别人的印象;一旦死去,这种自由便会荡然无存,而我们只能被埋葬在其他人的记忆和知觉当中。

  6. 因此,萨特式的性关系,是一场史诗般的视角争夺,换句话说,就是在争自由
    • 如果我爱你,我不会直接控制你的想法,但我想让你爱我和渴望我,并自由地向我放弃你的自由。
    • 此外,我希望你看到我,不是和其他人一样,只是一个偶然和有缺陷的人,而是成为你世界里的一个“必要”存在。也就是说,你不要冷静地评价我的缺陷和恼人的习惯,而是要欣然接受我的每个细节,全盘接受。(多少有点自大了
  7. 波伏娃给出了更加复杂的解读,她指出漏掉的一个关键事实:真实的人际关系包含了地位和角色的差异。女性确实是男性的“他者”——但是男人并不完全是女性的“他者”,或者说至少程度不同。男女两性往往都认同把男性作为典型的案例和一切视角的中心。
  8. 波伏娃的书在微妙地平衡个人生活中的自由和约束这一点上,做得比萨特成功。她向我们展示了选择、影响和习惯如何在一生中逐步积累,创造出一个越来越难以摆脱的结构。并强调了这一点与我们作为性别化、历史性存在者的更广阔境遇之间的联系。
  9. 波伏娃通过展示我们是彻彻底底的性别化存在者,重新评估了人类的生活:重新定位了男性与女性的关系。
  10. 《第二性》被知识界边缘化的原因,一个是社会潜在的性别歧视,另一个是并不严谨的存在主义语言,还有一个是它的形式是个案研究。

9-2 萨特的《文字生涯》

  1. 萨特也饶有兴趣地想看看存在主义被应用在特定的人生之上,这将他引向了传记。这类最重要的时刻往往在童年时期。萨特的传记关注的全都是写作对象的早年人生。
  2. 萨特与弗洛伊德同样喜欢寻找原初场景,但他的场景通常与性无关,而是从自由的角度阐释传记对象的人生。
  3. 热内创作的那些充满情欲和诗意的小说、回忆录,均以他在少年感化院、监狱以及在街头当小偷和男妓的生活经历为基础。萨特喜欢他为现实赋予诗意的方式。出版商伽里玛请他为热内选集写序时,萨特十分高兴,但这序写着写着就到了700页。后来被单独出版为《圣徒热内》(Saint Genet)。
  4. 热内把人生事件转变为艺术的能力又是从何处获得的呢?热内十岁拒绝谦卑恭顺,叛逆的他老是偷邻居东西,被撞见时被骂道是个贼,热内接受了标签并说“好啊,那我就当个贼!”通过采纳他人的物化标签,来代替他无自我意识的自我,热内像波伏娃在女性中观察到的那样,扭曲了自己的心理。
  5. 如果依照波伏娃的观点,这种扭曲带来了终身的焦虑、充满自我怀疑。但萨特看来热内挑衅地完成这件事并逆转了结果,这种异化不但没有压制他,反而给了他一个逃离的出口。他把自己所受的压制颠倒过来,进而控制了它。

    他的书便是在这种倒置中获得了力量。热内的人生经历中最屈辱的那些元素——粪便、体液、臭味、监禁、暴力的性——都被树立为崇高的东西。热内的书把屎变成了花,把监牢变成了神庙,把最凶残的囚犯转变成最温柔的对象。这就是萨特把他称为圣徒的原因:就像圣徒把苦难转化为圣洁,热内将压迫变成了自由。(沙耶之歌

  6. 萨特认为,身为作家便意味着要为世界的偶然性赋予艺术的“必然”特质。但这种分析,也就是把自由和自决视为只有作家才能全然享受的存在模式,在意识形态上是错误的。《文字生涯》里面有着萨特各种欢乐的自嘲,这本书代表了他“对文学的告别”

9-3 萨特的《家庭的白痴》

  1. 《家庭的白痴》(The Family Idiot)是讲述福楼拜生平的著作,他自认为是他在该体裁方面的最高成就,实际却是世界上最让人读不下去的书之一,这本书开始写作于1954年,并于1971年出版,三卷共2800页。但波伏娃读了好几遍,并认为这是他最愉快的作品。
  2. 福楼拜缺少的最重要的东西便是亲情。福楼拜感觉自己是“多余的”,因此他才会“不断地追问”意识经验之边缘
  3. 这个项目也把萨特自己的写作带向了意义的边界。他从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对福楼拜的人生进行了解读,并着重强调了社会和经济的层面,“意识通过遗忘来玩确定自身的把戏”。

9-4 先天限制与自由

  1. 在《存在与虚无》的结尾部分,他曾探索过这么一个想法:我们的生活可能是围绕真的属于我们,但我们又无法充分理解的计划而安排的。
  2. 热内说过,被萨特变成一座“雕像”,让他很紧张。一部解释性的研究,讲的却是一个人如何拒绝接受别人的解释性凝视。
  3. 热内和萨特之间的一个主要分歧,是他的同性恋取向。萨特的解释是,这属于热内被贴上贱民标签之后的一种创造性回应。但是在热内看来,这是一种前定事实。萨特似乎觉得,如果我们不能完全选择我们的性取向,我们就不自由。
  4. 波伏娃在《模糊性的道德》(The Ethics of Ambiguity)中主张,我们的生理限制与我们对自由的坚持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我们的境遇本身就是彻底模糊的,我们的任务是学会掌控生活中的变动与不确定性,而不是将其铲除。
  5. 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该因此而放弃,退回到西西弗那种逆来顺受的听天由命之中。模糊的人类境况意味着不知疲倦地竭力掌控事物。我们必须要同时完成两件近乎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明白我们会受到环境的掣肘,但又要像一切真的都在我们掌控之中一样,继续追求我们的计划。
  6. 在波伏娃看来,存在主义深刻地关注着自由偶然性,因而是最适合帮我们做到这一点的哲学。它既承认我们生活中的自由具有极端到令人害怕的尺度,也认识到其他哲学往往会忽略的那些具体影响,比如历史、身体、社会关系和环境。

十 跳舞的哲学家

在本章中,梅洛-庞蒂是主角。

10-1梅洛-庞蒂

  1. 梅洛-庞蒂1945年的杰作《知觉现象学》,说明在现代哲学中他也是个有影响力的人物。
  2. 只有通过与世界妥协,我们才能存在——而这可以接受。关键在于,不要与之抗争,或者夸大它的意义,而是要真正观察和理解这种妥协如何进行。

    我是一个心理的和历史的结构。我随着存在得到了一种存在方式,一种风格。我的所有行动和我的所有思想与这种结构有关,甚至一个哲学家的思想也只不过是一种解释他对世界的把握的方式,他之所是。不过,我是自由的,但并非不考虑或排除这些动机,而是以动机为手段。因为这种有意义的生活,这种我之所是的自然和历史的确定意义,不限制我进入世界,反而是我与世界联系的手段。

10-2《知觉现象学》

  1. 同胡塞尔一样,我们必须从自己对现象的体验来开始哲学思考,我们很少能体验这些感觉经验的“原始状态”。通常现象被我们感知时,早已经过了这些解释、含义和期望的塑造。
  2. 认为儿童心理学对哲学而言至关重要。因为这种解释和预期世界的技能,我们必须从小通过学习才能掌握。(同弗洛伊德与卢梭
  3. 知觉与我们在世界中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触摸、抓拿事物和与之互动,是为了理解它们。
  4. 我们的知觉意味着“本体感受”(proprioception),它告诉了我自己与其他对象不同。本体感受也可以通过我的延伸物来进行
  5. 没有他人的话,我们无法活得很好,我们对此尤为需要。关于他人真实性的唯我论猜测变得荒唐可笑;如果我们没有被他们塑造过是不可能进行这种猜测的。
  6. 意识永远都不会像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提出的那样,是一个与存在完全分离的“虚无”。(没看出什么创新,和胡塞尔和海德格尔一样
  7. 意识是一种“交叉”(chiasm),就是交叉缠绕的形状。我可以看见世界上的事物,但我也可以被看见;当我用手触摸某物时,它也在触摸我的手。

10-3 梅洛-庞蒂的生活

  1. 梅洛-庞蒂有跳布基伍基舞(一种爵士舞)的天分,作为一个顾家的好男人,他的夜生活通常都在家里。
  2. 他有即使面对最严肃的事情都能一笑置之的镇定自若,不认同萨特的表达风格。
  3. 虽然婚姻稳固,但也和后来嫁给乔治·奥威尔的索尼娅·布朗奈尔有过一腿。
  4. 在存在主义圈中,梅洛-庞蒂是唯一一个不怎么容易被离奇感与焦虑侵袭的人。
  5. 除了将“在世界之中存在”置于优先地位,梅洛-庞蒂海德格尔的共同点更少。
    • 海德格尔很善于描述一些身体经验,但避开对此在的身体中其他种类的生理感觉。此在的存在意义在于时间,但不对此往下发展。
    • 梅洛-庞蒂没有进行这样的区分。学科的边缘和阴影处恰恰是他最感兴趣的地方,他欢迎任何有所贡献的形而下学科研究者。

十一 像这样交叉

在本章中,存在主义者们争论未来。

11-1 二战后的两级格局

在1951年的一次演讲中,梅洛-庞蒂评论道,比起之前的任何一个世纪,20世纪都更让人们意识到了他们的生活具有怎样的“偶然性”,是如何任由历史事件和他们无法控制的其他变化所摆布的。

  1. 加缪的理想主义愿景:可以出现一个有效的世界政府,来解决冲突、执行条约,使大多数战争变为不可能,广岛被炸的直接教训是,人类必须建立“一个真正的国际社会
  2. 主要国家中,只有苏联是在真正试着为人类实践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许多人认为这比美国的极端资本主义模式更值得维护。与苏联那张美丽、遥远的目标列表对应的,是一张同样长的现实列表:劳动营、监禁、饥荒、物资短缺等等。
  3. 电车难题变体: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BrothersKaramazov)写道,如果他有能力创造一个世界,让人们从此之后可以享受完美的和平与幸福。但是要实现这一点,你必须现在就折磨死一个小生命——比如那个婴儿。加缪认为,无论结果是什么,他都不会支持为暴力所做的正当辩护,尤其是国家暴力。
  4. 萨特曾被梅洛庞蒂追问“杀死300人与杀死3000人会怎么选?”以前认为哲学上二者没有差别,但战后认为,一个人必须以审慎的方式掂量和权衡人的性命,而阿辽沙的立场是在逃避这种责任,拒绝做计算不过是一种自私和胆小。

11-2 萨特与波伏娃的政治困局

  1. 萨特、波伏娃、加缪和库斯勒曾经是好朋友,经常在晚上一起饮酒作乐,激昂地辩论政治话题。1946年认为政治观点不影响友谊,1947年却改变了想法,库斯勒从此与萨特波伏娃分道扬镳。关于友谊的争论,实质上是争论为了苏联及其意识形态值得做出什么样的牺牲
  2. 萨特认为戴高乐的党派有一种法西斯主义作风。对于被戴高乐党派抨击,主持辩论的阿隆没有维护萨特,这让作为老朋友的萨特很失望,阿隆也可能没意识到萨特的人身安全受到了威胁。
  3. 萨特也受到苏联的批评,将存在主义归结为“一种沉闷、无力的混合物”。剧本《脏手》更是惹恼了苏联,这让自己在政治上困惑不已。
  4. 波伏娃同样也受到这种压力,萨特越来越依赖科利德蓝(Corydrane),一种苯丙胺和止痛药的组合药物。而波伏娃则服用苯丙胺对抗焦虑,但却把症状搞得更严重了,1948年波伏娃度假时已经产生幻觉。

11-3 朝鲜战争时

  1. 即使战争发生在地球的另一端,也仍旧对战争可能的蔓延而恐慌。
  2. 朝鲜半岛的冲突并没有引来苏联入侵法国,但的确改变了全球的政治格局。
  3. “鸽子阴谋”事件在萨特看来,这件荒谬的事情似乎是法国共产党多年以来在法国受到骚扰和挑衅的高潮,迫使萨特更坚决地参与进政治中。
  4. “要么写作,要么憋死”,长文《共产主义者与和平》由他内心的愤怒书写,而下一篇文章,加缪成了被攻击的对象,梅洛庞蒂也被冒犯。

11-4 加缪与萨特的争端

  1. 加缪不太认同萨特的地方主要有两点:
    1. 一是历史会朝着一个必然的目的地发展,
    2. 二是人类社会会达到完美状态
      只要人类社会还存在,就会有反抗。每次革命颠覆了一个社会的弊病后,就会制造出一个新现状,并慢慢形成自己的过分行为和不公正。
  2. 加缪看来,真正的反叛并不意味着去追求“山巅上的光辉城市”这种狂热愿景,而是意味着对那些已经变得不可接受的现实状况加以限制
  3. 这些看法是针对萨特,但也在如此危急的历史关头做出了正中右翼下怀的事。萨特不想直接批判老朋友,便交给了年轻同事弗朗西斯·琼松,琼松把加缪批判得体无完肤,指责这是为资本主义辩护。加缪认为严重扭曲了他的观点便反驳,被挖苦的萨特愤而亲自写了长篇大论的人身攻击。

    这场被视为定义了整整一个时代和思想环境的争论,经常被夸张成一出扣人心弦的戏剧:“做梦的男孩”萨特追逐着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但在遇到加缪这位不但目光敏锐,还碰巧更酷、更聪明、更帅气的道德英雄后,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4. 后来萨特的思想发生了转变,抛弃对加缪的个人感情,是他的责任。个人感情是一种自我放纵,必须被超越。就像海德格尔在他的《存在与时间》阶段那样。
  5. 这场争吵让加缪心烦意乱,而且还正赶上他人生的一段艰难时期。个人生活很快急转直下,婚姻出现了矛盾,写作出现了瓶颈,家乡阿尔及利亚则陷入了战争,1956年写的小说《堕落》(The Fall),表现了自己所经历的危机。
  6. 萨特和波伏娃意识到未来会向他们投来严厉的目光,不过仍然坚信,人必须要当机立断。如果因为害怕犯错就骑墙的话,那么你绝对会犯错。

    正如哲学家所言,生活只能倒着被理解,这完全正确。但他们忘记了另一个命题,那就是生活必须正着被经历。如果好好思考一下这个命题,你就会意识到一个越来越明显的事实:我们永远都不可能真正地及时理解生活,因为在任何一个特定时刻,我们根本无法找到必要的参考系来理解它。

11-5 加缪与梅洛-庞蒂的争端

  1. 梅洛-庞蒂的立场已经更接近加缪,但不同的是他曾经所信仰的是一个乌托邦。放弃信仰之后反过来再去批判它时,见解也更深刻,但是无法让他有更多的能力来挽救与萨特的关系。,
  2. 萨特喜欢把一个问题争论到底,直到他说服别人,或者他被人说服才行。梅洛-庞蒂倾向于“从多样化的视角中找到他的安全感,觉得透过它们看到了存在的不同面向”。
  3. 后来萨特罢免了梅洛庞蒂在《摩登时代》的工作,不久梅洛-庞蒂的母亲去世造成的打击.
  4. 1955年,梅洛-庞蒂在《辩证法的历险》(Adventures of theDialectic)中明确地陈述了他不再支持苏联的理由。其中一章《萨特与极端布尔什维克主义》,严厉批评了萨特近期的政治文章不但前后矛盾,还缺乏实用性。波伏娃介入撰文抨击梅洛庞蒂,旧日交情彻底决裂。

    萨特经历了一段怀疑的时光,从中挣脱后,思想发生了彻底转变,并准备好了为理想的国家冒生命危险。梅洛-庞蒂放弃了原来的思想,认为人类生活不能被迫去适应某种理想的轮廓。按照他的说法便是,他醒了。摆脱这种理想的“乡愁”后,他说,“一个人抛弃了幻想,所有一切重新变得有趣和新鲜起来。

11-6 争端以后

  1. 波伏娃用她一贯不知疲倦的观察和反思精神,将这一章以上的事情在1954年将这些笔记变成了《名士风流》(The Mandarins),赢得了龚古尔奖。
  2. 她的新情人克劳德·朗兹曼,搬进了蒙帕纳斯的公寓和她一起生活,她和萨特一直都很偏爱这类对于自己的身份和态度毫不妥协的人。
  3. 直到70年代末,年事已高的萨特和阿隆,曾在一场援助越南难民的活动上见面,握手,并被记者认为这是一场和解。
  4. 萨特下决心要把时间和精力献给任何他认为需要他的事业,因而曾超负荷地工作,状况十分令人担忧,仍然过量服用药物并大量饮酒,甚至很享受这种组合扰乱他大脑的方式,一天结束时,他又常常会服用镇静剂来助眠。
  5. 无论在20世纪50年代初支持苏联有什么好,到1956年10月和11月时的匈牙利十月事件,这种好已经很难再被看到。
  6. 匈牙利十月事件后不久,萨特开始写一本新的皇皇巨著:《辩证理性批判》(Critique of Dialectical Reason)。这部作品试图按照《存在与虚无》的规模来创作,不过,围绕的却是他的新社会思想和政治承诺的理想。他不再强调意识、虚无和自由,而是把一切都带回到了世界上的具体境遇和一致行动原则中。

十二 在处境最困难的人眼中

在本章中, 我们见见革命者、 局外人和寻求真实性的人。

12-1 法农与极端主义

  1. 如果很多利益不相容的人都声称权利在他们那边,你如何在他们之间做决定?
    • 萨特勾勒出了一个大胆的解决方案:询问“处境最困难的人”或者“受到最不公正对待的人”,他们的观点可以被认为是真理本身的标准,是确证“人与社会真实面目”的方式。
    • 类似“热内原则”:弱者总是正确的。
    • 一些人看来,将道德交给众多的人类目光和个人视角来审视,会引发混乱,失去进行真正革命的可能性。
  2. 萨特全力支持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反种族主义、性别歧视、社会排斥、贫穷和殖民主义的抗议活动,为年轻作家的论战著作撰写前言。例如阿尔伯特·梅米的两本书《殖民者的肖像》(Portraitdu colonisé)和《被殖民者的肖像》(Portrait du colonisateur),弗朗茨·法农的反殖民主义著作《全世界受苦的人》(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
  3. 法农受到存在主义的影响,一生短暂,致力于种族、独立和革命暴力的问题,写《全世界受苦的人》时认识了萨特和波伏娃。萨特欣赏法农,此时法农仅有几个月寿命。
  4. 萨特欣然接受了法农斗志昂扬的论点,在这本书中包括了以下观念:反帝国主义革命必然是暴力的,不仅是因为暴力是有效的(虽然这是一个原因),还因为它帮助被殖民者摆脱了压迫带来的麻痹,构筑了一个新的共同身份。
  5. 萨特意识到,他对暴力的兴趣,其基础是怪异的个人冲动。与自己的童年被霸凌经历有关。
  6. 对于阿尔及利亚争取民族自决权的这几年,法国针对阿尔及利亚平民的酷刑和处决,引起了广泛的恐惧。萨特在《问题》序言写道,“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现自己既是受害者,也是刽子手。”这也引发了自己遭受某些法国军人的死亡威胁与谋杀。
  7. 1964年,萨特拒绝了诺贝尔文学奖,说他不想放弃他的独立性,并强烈谴责委员会只倾向于把奖项颁给西方作家或反对共产主义的侨民,而不颁给那些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革命作家。

12-2理查德·赖特

  1. 在萨特之前,就有人写过关于“凝视”在种族主义中的作用
  2. 居住在巴黎的黑人理查德·赖特将萨特和加缪的哲学应用在了美国黑人的经历上后,带来了一本有趣的书,但之后他的生活引发了各种谴责。出版界觉得,赖特这样的作家就该写些简单、质朴的东西。编辑爱德华·阿斯韦尔认为,他获得了个人的安宁,但也失去了文学创作的动力。
  3. 之后赖特没有再创作小说,不过倒是写了一些旅行和报告文学方面的书,其中最著名的是《彩色窗帘》(TheColor Curtain),讲的是1955年4月由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伟大的万隆会议;以及创作于1957年的《白人,听着!》(White Man,Listen!),讲述了亚洲、非洲和西印度群岛那些已经被西化的个人——这些“孤独的局外人,战战兢兢地生存在多重文化的悬崖边缘”。

12-3 波伏娃作品的后续影响

  1. 《第二性》对世界各地的女性产生了更强大的影响。1989年,纪录片《波伏娃家的女儿们》(Daughters of de Beauvoir)记录那些读过波伏娃作品后人生的变化。
  2. 除了《第二性》外,许多女性还从波伏娃始于1958年的《端方淑女》、止于1972年的《归根到底》(All Said and Done)的四卷自传中得到了鼓舞。
  3. 那几十年中,西蒙娜·德·波伏娃引领着女性在生活中做出了非常巨大的改变,以至于其中一些人不可避免地感觉她们好像放弃了太多。
    • 一名受访者乔伊丝·古德费洛说,她放弃了自己的婚姻,还辞去了一份虽然乏味但却很稳定的工作。最终,她成了一个彻底自由的女人——但同时也成了一位单身母亲,在贫困和孤独中苦苦挣扎了好多年。

12-4 存在主义的后续影响

  1. 你的阅读会影响你的生活:20世纪五六十年代,存在主义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情况,比任何其他现代哲学都更能证明这一点。通过为女权主义、同性恋权利、阶级壁垒的瓦解、反种族主义和反殖民斗争提供理论支持,存在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今天的生存基础。
  2. 随后的十几年时间,文学、戏剧和电影充斥着所谓的“真实性戏剧”。电影《无因的反叛》《筋疲力尽》《弄虚作假的人》《甜姐儿》。小说《穿灰色法兰绒西装的男人》《1984》《一个人》。
  3. 还有些通过技术将人类渺小的恐惧表现的作品。电影《不可思议的收缩人》《天外魔花》《哥斯拉》《X放射线》。
  4. 作为存在主义叛逆者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的非虚构作品。《孤独的人群》《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组织人》《荒谬地长大》《艾希曼在耶路撒冷》《白种黑鬼》。

12-5 科林·威尔逊

  1. 到现在,存在主义已经在美国风靡,但英国就谨慎许多了。长久以来,这两个国家的专业哲学家,因为逻辑实证主义者鲁道夫·卡尔纳普(Rudolf Carnap)的缘故,对存在主义并不关注。随着20世纪50年代向前发展,英国年轻人逐渐发现,罪恶和政治确实可以比蛋糕更有趣。
  2. 科林·威尔逊是少有的英国存在主义者,没有上过大学,不到二十五岁发表作品《另类人》带着读者踏上一场狂野之旅,领略了现代文学中异化的陌生人或“局外人”类型,来源兼容并蓄,语气大胆,思想宏大,清楚无误地挑战了传统学术界,引发英国图书业震动,还引发了各种传说故事。

    《另类人》当然是一本古怪的书,暴露了对原始内容仓促和片面的解读。然而,它却有着独特的风格和坚定的信念,深刻地影响了很多读者——特别是那些像威尔逊本人一样,未能有幸接受正规教育,但聪明而自信,渴望去探索文化观念和质疑世界的人。这是一本为局外人写的关于局外人的书。

  3. 他把自己的思想称为“新存在主义”,并为它赋予了一种积极向上甚至欣喜若狂的倾向。

12-6 扬·帕托什卡 与 哈维尔

  1. 海德格尔主义者格伦·格雷发现,近来的学生们似乎比以往更着迷于代表反叛和真实性的哲学家,比如为了思想自由而牺牲的苏格拉底。他们特别喜欢存在主义者,尤其是萨特的自欺概念。

    存在主义把它的术语和变革能量注入到了后来接踵而至的巨大社会变化中,激进的学生、流浪的嬉皮士、拒服越战兵役的人,以及那些沉溺于致幻药物和完全开放的性试验精神中的人越来越多。而这类生活方式中,渗透的是一种广阔和充满希望的理想主义:这些人不“枯燥”。(存在主义在传播过程中逐渐表象化

  2. 20世纪60年代的学生游行、罢工、占领、友爱大聚会和静坐集会,构成了一个加长的历史性时刻,新的哲学家已经登场,他们反对的是存在主义个性化的思想风格
  3. 在西方,“一切都可以,所以没有什么是重要的”,而在捷克斯洛伐克,“什么都不可以,所以一切都重要”。萨特的存在主义恰恰是一种关于重要事物的哲学:他呼吁读者做出决定,就仿佛人类的整个未来取决于他们做了什么。对于一些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来说,现象学也一样。
  4. 捷克斯洛伐克现象学的主要贡献者扬·帕托什卡。1929年首次发现胡塞尔哲学,1933年成为胡塞尔圈子最受欢迎的人,跟随海德格尔学习过。1948年收到当局骚扰,1972年终止大学教学工作,举办私人研讨会。1977年因支持各种活动被抓捕反复审讯,之后很快病逝。
  5. 帕托什卡的现象学很有政治倾向。

    帕托什卡能让文字在大家面前变得鲜活起来,并鼓励他们寻求“事物的意义”和点亮“一个人的自我,以及他世界之中的境况”。他谈到了自己的“被震动者的团结”观念,这是一种可以把每个生活被某些历史巨变从无须思考的“日常性”中震出来的人团结在一起的纽带。这种团结可以成为反抗行动的基础。

  6. 关于葬礼,学者保罗·利科(Paul Ricœur)总结他的遗产:“对这个人的无情迫害证明,倘若发生人民身陷绝境的情况,在哲学上呼唤主体性,就成了公民对抗专制者的唯一依靠。”
  7. 哈维尔1978年《无权者的权力》写道,在专制国家,人们会不知不觉中被收编。在全国各地,即使在最高层人物的办公室里,人们既受到体制之害,又在延续着它,同时告诉自己,这一切都不重要。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自欺、平庸的巨型结构。每个人都“参与并被奴役着”。反抗者必须从此处介入,来打破这一模式。
  8. 1989年,一场革命确实到来了;哈维尔成为这个国家的第一位民选总统。比起萨特较为明显的激进主义,现象学提出的直接去经历现实的观念,必然在这里有更持久的影响。也许,现象学才是真正激进的思想学派,甚至超过了存在主义。

十三 一旦品尝了现象学

在本章中,有人离去。

13-1 一些思想家的退场

  1. 关于死亡
    1. 海德格尔:在对死亡和界限的肯定中寻找真实性,向死而生。
    2. 萨特:对我来说不再有任何可能性的可能性。
    3. 波伏娃:不朽令人无法忍受,但她也同样将死亡视为一个外来入侵者。
    4. 理查德·沃尔海姆:它永远地剥夺了我们经历任何事物的能力,把现象学从身上夺走。
  2. 1960年1月4日,阿尔贝·加缪与出版商米歇尔·伽里玛(他开的车)在车祸中丧生。萨特在《法兰西观察家》发表了一篇充满了溢美之词的讣告,将加缪归结为法国伟大的morolistes传统的继承人——这是一个不好翻译的词,意思既包含了英语中的道德主义者,也指人类行为和性格的好奇观察者。同年,波伏娃在采访时总结道,加缪是伦理思想家,不是政治思想家。
  3. 1960年11月28日,在巴黎,理查德·赖特因心脏病发作。1961年5月3日,看起来还和以前一样纤瘦、健康的梅洛-庞蒂,因突发心脏病去世。1969年2月26日卡尔·雅斯贝尔斯去世。1973年10月8日,加布里埃尔·马塞尔去世。1975年12月4日,汉娜·阿伦特因心脏病发作去世。
  4. 1976年5月26日,海德格尔在睡梦中平静地去世,享年86岁。晚年继续沿着他思想的山路上上下下。他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托特瑙山上,接待朝圣者的来访,但有时也会接待一些更多持批评态度的访客。犹太诗人、集中营幸存者保罗·策兰(Paul Celan)的来访就属于后者。马丁·海德格尔旁边的另一个坟墓里,埋葬着他的弟弟弗里茨。
  5. 1995年12月25日,伊曼努尔·列维纳斯去世,列维纳斯在一生中基本上见证了现代现象学的大部分故事,晚年对传统的犹太学术研究和《圣经》的文本释义产生浓厚的兴趣。
  6. 科林·威尔逊,一直活到了2013年12月5日。

13-2 萨特与波伏娃的晚年

  1. 20世纪70年代,萨特的身体官能进入了一段漫长的衰退,逐渐影响了他的工作能力。他言简意赅地记录了他已经有五个月没写过东西的悲哀事实,并列出了他仍然想完成的计划。对科利德蓝和酒精的长期成瘾,中了风,记忆开始衰退,牙齿也有了问题,精神完全恍惚。
  2. 在他的最后几个月里,伴侣、恋人和门徒们轮流照料着他。《新观察家》对话中罕见地对他早期支持苏联的观点,以及对他早期的暴力迷恋表达歉意。这与过去的萨特完全不同,西蒙娜·德·波伏娃曾认为,人类的生活就是一出有关自由和偶然性的戏剧,无法言明、模棱两可。
  3. 1980年3月19日晚上,有好几个小时,他都独自一个人待着——这种情况很少发生——结果在这期间,他开始呼吸困难,最终昏了过去。4月14日晚,他因肾脏衰竭和坏疽陷入昏迷后,于第二天最终逝世。

    波伏娃痛不欲生,但她思想上的正直,禁止她改变自己的终身信念:死亡就是结束,是入侵的和可憎的事物,不是生命的一部分,没有任何超越的可能。她写道:“他的死亡确实把我们分开了。我的死不会让我们再相逢。事情就是这样。我们能够和谐地一起生活这么久,本身就已经美好至极。”

  4. 萨特去世后,西蒙娜·德·波伏娃活了整整六年,几乎一小时都不差。她继续担任着《摩登时代》编辑委员会的领导,晚年发表《老年》与自传《归根到底》。波伏娃饱受肝硬化的折磨,这与多年的重度饮酒不无关系。1986年4月14日离开了这个世界。她被葬在了蒙帕纳斯墓地的萨特旁边。

十四 无法估量的繁盛

在本章中,我们沉思繁盛。

但话说回来,存在主义的观念和态度,已经深深地融入了现代文化之中,我们几乎都不再把它们视为存在主义的东西。人们(至少在那些相对繁荣、没什么更迫切需求干扰的国家中)会谈论焦虑、不诚实和对承诺的恐惧。他们会担心处在自欺之中,虽然他们不用这个词。他们会因过多的消费选择感觉到应接不暇,但同时也感觉自己能掌控的事情比以往更少了。对一种活得更“真实”的模糊渴望,让许多人——比如——去报了周末静修班,允许自己的智能手机像儿童的玩具一样被人带走,然后花两天时间在乡间美景中散步,重新找回彼此和被遗忘的自己。此处这种未命名的渴望对象是真实性。

  1. 而在所有这些主题中,自由或许会成为21世纪早期的最大谜团。

    任何人都没能预见的是,在自由的基本概念上,出现了各种极端、激进的指责和争论,我们现在的自由是什么,我们需要自由来做什么,多少自由可以被容许,在多大程度上自由能被解释为冒犯或越界的权利,以及为了换取舒适和幸福,我们又准备把多少自由拱手送给高高在上的企业实体这类问题上,已经无法达成一致。我们已经无法再把自由视作理所当然。

  2. 我们对自由的许多不确定感,其实是我们对自身根本存在的不确定感。

    你会觉得好像我们很享受这种想法,喜欢把自己视作一群失控的机械傀儡,只受自身生理习性和环境的影响。但实际上我们却可能从中获得一种确证——因为这样的想法替我们省了事儿,让我们不必再有那种伴随着认为我们是自由之人,要为自己所做之事负责而来的存在焦虑。萨特把这称作自欺。

  3. 我并不认为存在主义者为现代世界提供了某种简单、神奇的解决方案。作为个人和哲学家,他们无可救药地有着缺陷。每个人的思想都有一些主要方面可能会让我们不舒服。但这也正是要重读存在主义者的一个原因。他们提醒我们,人类存在困难重重,人们经常会做出骇人之事,但他们也展示了我们的潜力有多大。
  4. 作者眼中的海德格尔与萨特

    海德格尔从来都是在家的周围绕来绕去,而萨特却一直在勇往直前,总是在对事物做出新的(通常是奇特的)反应,或者想办法用新见解来调和旧观念。海德格尔缓缓地说着人必须要思考,但萨特却是真的在思考。海德格尔有他的大Kehre——他的“转向”——但萨特却是转向、转向、再转向。正如他曾经说过的那样,他一直在“与自己针锋相对”地思考,并且遵循着胡塞尔的现象学指令,当下那一刻最艰难的议题是什么,他就去探索什么。海德格尔放弃自己的信仰,只是为了追求更强大的神秘主义,而萨特是个彻底的无神论者,是个彻底的人道主义者。

  5. 海德格尔对技术的看法:我们的技术不仅仅是精巧设备的聚合,更是揭示了我们的存在中某种根本性的东西。技术的本质与技术并没有关系。要正确地探究技术,就要考虑更深层次的问题,诸如我们如何工作,如何占据地球,以及与存在有着怎样的关联。
    • 互联网抹去了事物的私密性和深度。所有一切,尤其是我们自己,成了一种资源,互联网甚至变得更具侵入性和普遍性,我们几乎已经无法找到一个能彻底去思考它的角度:互联网成了我们许多人整天呼吸的空气。
  6. 经验和交流的“繁盛”是人类奥秘的核心:这是使我们这种有生命、有意识、具身的存在者成为可能的东西,也恰是现象学家和存在主义者研究最多的主题。
  7. 梅洛-庞蒂通过研究哲学的外围领域,如身体、知觉、童年、社会性,并将它们带入其在现实生活中早已占据的中心位置,为哲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8. 西蒙娜·德·波伏娃。除了在女性主义和小说方面的工作,她还致力于用自己的哲学写作来探索随着我们每个人慢慢成为自己,限制和自由这两种力量会在我们的一生中如何变化。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回忆录,让她成了20世纪最伟大的知识分子编年史家之一。
  9. 本书的结尾

    我第一次阅读萨特和海德格尔时,并不认为哲学家的个性或传记的细节有多重要。这是当时哲学这个领域的正统信仰,但也是因为我太年轻,没有多少历史感。我沉浸在概念之中,没有考虑到它们与历史事件的关系,也没有考虑到它们与其创造者稀奇古怪的人生经历的关系。管他什么人生,理念才是最重要的。

    但三十年后,我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思想很有趣,但人更有趣。这就是为什么在所有的存在主义作品中,我最不可能厌倦的就是波伏娃的自传,因为它描绘了人类的复杂性和这个世界不断变化的实质,让我们了解了存在主义咖啡馆的全部愤怒和活力,以及“云海上硫磺色的天空、紫色的冬青、列宁格勒的白夜、解放的钟声、比雷埃夫斯港上空的橙月亮、沙漠里升起的红太阳”——还有生命中其余那些美轮美奂、如磷光一般闪耀的繁盛,只要我们有幸能够体验它,它就会继续向人类展示自身。

博客所有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章、图像等)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CC BY-NC-ND 4.0 协议,任何人均可自由传播,但禁止用于商业用途且必须署名并以相同方式分享。
暂无评论

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


				
|´・ω・)ノ
ヾ(≧∇≦*)ゝ
(☆ω☆)
(╯‵□′)╯︵┴─┴
 ̄﹃ ̄
(/ω\)
∠( ᐛ 」∠)_
(๑•̀ㅁ•́ฅ)
→_→
୧(๑•̀⌄•́๑)૭
٩(ˊᗜˋ*)و
(ノ°ο°)ノ
(´இ皿இ`)
⌇●﹏●⌇
(ฅ´ω`ฅ)
(╯°A°)╯︵○○○
φ( ̄∇ ̄o)
ヾ(´・ ・`。)ノ"
( ง ᵒ̌皿ᵒ̌)ง⁼³₌₃
(ó﹏ò。)
Σ(っ °Д °;)っ
( ,,´・ω・)ノ"(´っω・`。)
╮(╯▽╰)╭
o(*////▽////*)q
>﹏<
( ๑´•ω•) "(ㆆᴗ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ource: github.com/k4yt3x/flowerhd
颜文字
Emoji
小恐龙
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