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笔记

直到高考前,我一直是个不喜欢记笔记的学生。

高中时老师要求我们有错题本,每周还要上交检查,包含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遇到自己错的题,要么拿剪刀裁剪后粘贴在本子上,要么将错题誊抄,之后写下答案和错误分析。

我向来是很讨厌做这件事的,化学生物还有些许作用,因为涉及到大量的知识点背诵。而数学和物理做题我都是纯靠直觉,错题本权当是应付老师了。

至于高中学习的过程,光是卷子都已经做不完了,又哪来的精力去搞笔记呢?需要注意的记在书上就是了。那时我敢这样做还有一个很大的底气,自己的记忆力还算不错。

明明高考才是多数人一辈子学习最专注的时光,那时的我何曾想过,高考以后直到现在,我就再也没有离开过笔记。

第一本笔记

高考后的那个暑假,即使和其他同学一样享受着小鸟出笼的快感,我本质上似乎还是那个好好学习的高中生。编程对我来说是一件神秘高深的技术,我也知道上了大学肯定要学C语言,便抱起一本C primer plus啃起来。

作为一门毫无经验的学科,我不得不像一年级小学生学习阿拉伯数字一般,一点点去记那些基础知识。显然那些语法的内容量比阿拉伯数字更丰富且严格,一时间你是记不住哪里有没有分号的,于是我有了第一本自愿写下的笔记。

如果你要我评论这本笔记如何,我只能说写的混乱不堪,像是“有个地就写两笔”。

后来这份笔记并没有发挥太大用处,它最大的作用只发生在写这本笔记之时,用来厘清那些个概念。等到真正复习的时候,自己也看不下去写的这些内容,最后还是乖乖看书了。

不过上过大学的朋友都知道,大学课程和高中课程最大的不同在于,高中给了你三年时间准备六门课程,大学名义上是有半年准备几门,实际上只有考试周的那几周时间。如果你还是个想要毕业证的学生,一定会经历期末复习之苦。

而在这几学期的应试过程中,我记笔记这项技能得到了迅速提升。

如何写一本舒适的笔记

如果你也经常需要制作笔记,我这里有一些经验可以分享给你。这些都是容易理解,实践简单的几个小建议,但能快速提高你制作和使用笔记的效率。

1 使用较薄的16开笔记本。

从第一本笔记到现在,我的所有纸质笔记都使用的是这样规格的笔记本。

这张照片是五一回家时我拍摄的不常用笔记本,加上在学校这边的,约18本笔记便是我大学时光的所有纸质笔记财富。

使用这种本子的目的主要有两点。

  1. 较薄的笔记本易于翻阅,16开笔记本易于书写。
  2. 过厚的笔记本意味着过多的空白页,记录笔记时会在心理带来不必要的负担,从而更容易放弃记录。
    形式会带来功能。这一点往往会在生活中被忽略,制作笔记并不始于用笔书写下第一个字符,而是在选取笔记本和笔时便已经开始了。

2 控制章节与小节的缩进,切忌内容拥挤。

如图所示为学习“SoC技术”“图论”时的笔记,一级章节标题顶在一行的左侧,二级章节便缩进一格,对于具体知识点再进行缩进编号。同时每一课之间用一个空行隔开,每一大章节使用更多空行隔开。

一个良好的缩进习惯能让笔记看起来结构清晰。

3 使用不同颜色的笔,一种颜色对应一种含义。

这是“模拟集成电路”的一节,其中使用到了黑色,红色和紫色这三种颜色。黑色对应常规文字,红色对应需要强调的文字,紫色对应计算式。

只有这3点,剩下就是一些个人喜好了。例如我习惯将图放在右侧,左侧对应说明文字。另外对于内容的强调也可以使用荧光笔进行高亮,但我不太喜欢用就是了。

电子笔记

当我在上课时还在拿笔记本和手机拍照做笔记时,不少同学使用上了平面+触控笔制作电子笔记了。于是18年我斥巨资买了一代神机ipad pro 2018+二代原装笔尝试一番。

使用触控笔的感觉和使用中性笔完全不一样,响应十分流畅灵敏,是当时最佳的触控笔使用体验。但触控笔很滑,完全没有以前的手感。

一种解决方案是买类纸膜提升屏幕的粗糙度,写起来确实更像铅笔了。代价是屏幕清晰度的下降,以及笔尖的加速磨损,这些对我都是小事。最影响我的是打音游的体验,涉及到一些滑动的操作需要克服更强的阻力。但幽默的是时间久了音游打多了,那张类纸膜变得光滑了不少,书写又失去了拟真的感觉,后来就再也没贴过了。

ipad最知名的两个笔记软件是Notability和Goodnotes,这两个我都使用过,更喜欢Notability的UI。

电子笔记最大的用途是便于摘录PPT等其他资料放入笔记中。

这是学习“半导体物理”时的笔记,一些表格自己懒得画,直接copy现成的ppt就好了。

后来,我尝试将电子笔记与读书相结合,这是阅读《理想国》时对里面主要观点的记录。

可惜我还是放弃了手写电子笔记。

它固然比纸质笔记灵活,但我仍然喜爱纸张的质感。纸质笔记只需要翻开就能阅读,它有着实体,对眼睛更加友好,没有app的弹窗干扰阅读体验。而拿起ipad时却总有一颗想要娱乐的蠢蠢欲动的心。

笔记与生活

电子笔记并不是只有手写的形式,更原始的方式便是敲键盘。

同样地,记录笔记不应该局限在学习课程上,它也渗透进我的日常生活中。

摆脱掉大量公式和图表后,仅仅需要文字的场合,自然是打字来得更高效。

早期我使用的是ipad和手机的备忘录,自带的笔记软件已经足够日常使用,但我需要一个windows,ipad os和安卓的同步功能。后来我使用wolai至今,而对于碎片化的记录使用flomo。

如何记录生活,如今的最佳选择是留存下照片与视频。它足够直接,足够直观,足够方便同时易于交流,你能看到过去自己的样貌与环境。

但文字更加有温度,它能帮助自己寻找过去的心灵,去探究过去自己的所思所想。一张照片能让自己回忆起那个盛夏,而一段文字能把自己拉回那个盛夏。

笔记见证了我的过去与现在,也将陪伴我的未来。

博客所有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章、图像等)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CC BY-NC-ND 4.0 协议,任何人均可自由传播,但禁止用于商业用途且必须署名并以相同方式分享。

评论

  1. Android Chrome 109.0.5414.118
    1 月前
    2024-5-15 19:37:41

    从没做过笔记😂,真心佩服你,希望你能坚持下去

    • 博主
      王大默
      Windows Edge 124.0.0.0
      1 月前
      2024-5-15 20:05:39

      其实博客也算作一种生活笔记,当笔记融入生活以后就成为一种习惯而不是麻烦了。

  2. bachwv
    Windows Chrome 124.0.0.0
    1 月前
    2024-5-16 21:25:49

    最近几年记的唯一的笔记就是图论

    • 博主
      bachwv
      Windows Edge 124.0.0.0
      1 月前
      2024-5-16 22:00:45

      图论算是比较简单的数学课了,我复习1天刷题1天轻松通过了,当然考完就忘个一干二净。

  3. Macintosh Safari 17.4.1
    1 月前
    2024-5-22 9:04:23

    程序以及生信相关的笔记我一般都用typora,因为可以便捷插入代码,并且markdown文件本身也具有文件兼容性
    医学学科的笔记,一开始我也是顽固的纸本论者,直到被全是重点的书蹂躏到死,做笔记基本等于抄书😅,于是最后就用Goodnote和幕布做电子笔记和电子思维导图了,

    • 博主
      DavidYR
      Windows Edge 125.0.0.0
      1 月前
      2024-5-22 19:03:56

      对于医学生电子笔记用处太大了,真要用纸得写断手,不过以前的医学生也是这样过来的。

      • Yuntian52
        Windows Chrome 124.0.0.0
        1 月前
        2024-5-22 20:12:10

        也有教科书上做笔记这个选择∠( ᐛ 」∠)_

  4. 狡猾的小猫咪
    Windows Chrome 125.0.0.0
    2 周前
    2024-6-14 3:58:31

    我以前也喜欢用这种本子做笔记,写了好多本。从日语到有机化学,什么都有。搬家的时候,什么都带不走,好像除了自己没人需要,最后大多都扔掉了

    • 博主
      狡猾的小猫咪
      Windows Edge 125.0.0.0
      2 周前
      2024-6-14 6:24:54

      像这种东西到最后只会变成怀念过去的信物,我都怀疑我自己是不是有一点囤积癖了,有些旧东西总是不愿意扔。

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


				
|´・ω・)ノ
ヾ(≧∇≦*)ゝ
(☆ω☆)
(╯‵□′)╯︵┴─┴
 ̄﹃ ̄
(/ω\)
∠( ᐛ 」∠)_
(๑•̀ㅁ•́ฅ)
→_→
୧(๑•̀⌄•́๑)૭
٩(ˊᗜˋ*)و
(ノ°ο°)ノ
(´இ皿இ`)
⌇●﹏●⌇
(ฅ´ω`ฅ)
(╯°A°)╯︵○○○
φ( ̄∇ ̄o)
ヾ(´・ ・`。)ノ"
( ง ᵒ̌皿ᵒ̌)ง⁼³₌₃
(ó﹏ò。)
Σ(っ °Д °;)っ
( ,,´・ω・)ノ"(´っω・`。)
╮(╯▽╰)╭
o(*////▽////*)q
>﹏<
( ๑´•ω•) "(ㆆᴗ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ource: github.com/k4yt3x/flowerhd
颜文字
Emoji
小恐龙
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