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之路

前言

去年下半年工作之后,有了一个单人宿舍,基础设施虽然有些小毛病,但起码该有都有,对于一个人生活来说已经足够了。

民以食为天,工作日还可以吃食堂,但周末也不能一直都出门,或者在宿舍点外卖,总归要自己掌握些烹饪技能。烹饪方面我完全是个小白,买了一口锅,周末时自己一个人倒腾。摆在厨房的瓶瓶罐罐越来越多,不断的试错中也学会了一点点套路。不敢保证自己做的每顿饭都很完美,但也算还能吃的程度,比起家里的几位几十年经验的老厨子还差得远。

后来一口大锅已经满足不了我的烹饪需求了,这里的厨房桌台又小的可怜,再摆一口锅就没有切菜的位置了。原本我想在主卧位置摆一个微波炉,细想一下我能加热什么呢?那一个空气炸锅呢?空气炸锅也只能做一些简便的预制食品,不如再升级一下,最终我买了个带有空气炸锅功能的电烤箱。那时的我没想到,这一个电烤箱便开启了我近半年的烘焙之旅。

烘焙同样类似于烹饪,做出一份能吃的比较简单,但做到面包店甜品店的水平,需要长年累月的试错与调整,这是一份经验大于理论的技能,即使对着食谱按部就班地做,在制作过程中很容易遇到教程没有提到的小问题,导致成品并不如预期。

直到现在,我尝试了常见的多种糕点品类,也总结了自己制作过程中的一点心得,这篇文章作为我关于烘焙方面的阶段性总结。

1蛋糕类

1-1 舒芙蕾

这是我做的第一个糕点,尽可能选择了一个原料和步骤比较简单的。

如果你想做面包或蛋糕,我首先建议你了解一下面粉的筋性,选对面粉才可能做出合适的糕点。

分类 蛋白质含量 特性 适用场景 辨别技巧
高筋面粉 ≥13% 高延展性/强筋力 面包/披萨 颗粒粗硬/颜色微黄
中筋面粉 11%±1% 平衡性/通用型 包子/馒头 白色/无明显光泽
低筋面粉 ≤9% 低筋力/蓬松性 蛋糕/饼干 细腻洁白/易结块

那如果是做一份舒芙蕾呢?有趣的是,舒芙蕾不含面粉。那为什么要我理解面粉筋性?

舒芙蕾除了做蛋糕必要的鸡蛋和糖以外,主料使用的是玉米淀粉,而玉米淀粉的蛋白质含量为0,也就是说,玉米淀粉可以被看做一种零筋面粉。也正因如此,完全没有筋性的舒芙蕾才能制造出像棉花一般的柔软空气感。

1-2 红枣核桃糕

枣糕,算是中式糕点,但这个做起来红糖放的比较多,整体做法有点接近于馒头。但与馒头不同的是,为了让它具有“蛋糕”的感觉,同时保证口感不会太劲道,仍然使用低筋面粉。

这里又涉及到两个新的知识点。

  1. 如何制造出气孔呢?自然需要让面团发酵,而发酵方法的选择可以看以下表格。

    种类 发酵原理 活性条件 适用场景 关键控制点
    鲜酵母 生物发酵 28-38℃/湿度75% 酥皮/法棍 1:1替代干酵母(需提前活化)
    即发酵母 生物发酵 4-40℃/耐糖性差 戚风/吐司 激活水温≤40℃
    泡打粉 化学发泡 受热/遇湿释放气体 快速面包/玛芬 避免接触酸性食材
    小苏打 化学发泡 受热/遇酸释放气体 苏打饼干/巧克力蛋糕 用量≤0.5%防止苦味

    由于我们不期望蛋糕产生酸味,所以这里选用的是泡打粉。而酵母方法常用于制作面包当中。

  2. 怎样让蛋糕口感不至于干燥,就需要使用到油。

    油类名称 类型 烟点 适用烘焙类型 特点
    无盐黄油 半固体 ~150℃ 曲奇、派皮、磅蛋糕 含乳脂,风味浓郁,需冷藏保存;含盐版本可调节咸度。
    玉米油 液体 ~230℃ 面包、曲奇 烟点高,稳定性好,适合高温烘焙。
    起酥油 固体 ~190℃ 起酥点心、千层酥 高饱和脂肪,易打发,可塑性强,延长保质期。
    葵花籽油 液体 ~225℃ 蛋糕、布朗尼 清淡,易吸收,适合湿润口感的甜点。
    大豆油 液体 ~230℃ 蛋糕、饼干、玛芬 中性风味,高烟点,适合打发,常用于替代黄油。
    椰子油 固体/液体 \~177℃ 耐热蛋糕、布朗尼、椰香风味点心 天然植物性饱和脂肪,低温凝固,高温可能产生椰香
    猪油 固体 ~190℃ 酥皮、丹麦酥 动物油脂,提升酥脆感,需回温至柔软使用。
    橄榄油 液体 ~240℃ 面包、咸味点心、坚果风味的蛋糕 健康单不饱和脂肪,精炼版烟点高,避免用初榨油(风味过重)。

我在实践的过程中,最常用的是无盐黄油和玉米油,常用玉米油的另一个原因是玉米油没有过多杂味,这一点很重要。

剩余的加多少核桃碎,红枣比例多少,这些对于配方来说都可以自由调节,但也不建议脱离配方太多。

  • 注意红枣本身已经提供了甜味,所以红糖不建议放太多,否则导致味道过腻。

1-3 红丝绒蛋糕

翻车作品之一,没有控制好学习难度梯度的后果。

制作这样一个蛋糕,原料上需要红丝绒蛋糕胚,草莓果酱,以及奶油。这一次尝试中这三件事都遇到了问题。

  1. 蛋糕胚

    目前的红丝绒蛋糕胚并非原教旨主义的做法,而是以戚风蛋糕为主体加入红丝绒香精。做好一个戚风蛋糕是很多烘焙学习者所头痛的事。原料仅仅是牛奶,玉米油,低筋粉,鸡蛋,觉得有必要可以加入柠檬汁用于打发。

    戚风蛋糕和海绵蛋糕看起来十分相似,但在做法上存在区别,我认为戚风蛋糕可以看作海绵蛋糕的改良版。最重要的有两个改良步骤或者说区别,一个是将鸡蛋的蛋黄与蛋白分离处理成蛋黄糊和蛋白霜,这既可以缩短打发所需时间,也可以改善口感。另一个是加入了油类,保证口感不会发干。但有些场合还是有海绵蛋糕的用武之地的,譬如需要蛋糕胚提供足够支撑力的时候。我这个蛋糕比较矮所以选用了口感更好的戚风蛋糕做法。

    最终蛋糕胚还是见到了开裂,这与烘烤设置有关系,戚风蛋糕需要低温慢烤,有点像我们煲汤要小火慢炖一样。我使用的是150℃40min用于6寸方形模具,成品上来说内部湿气有些明显,后续可以延长烘烤时间到50min,同时降低一点玉米油比例。

    另外粉类一定要过筛,不要嫌麻烦。这里为了提升风味我加了些可可粉,结果可可粉因为没过筛,口感上吃到了可可颗粒。

  2. 草莓果酱

    无论是草莓果酱,还是蓝莓果酱,都只需要基础的3件原料制作出来:果肉丁,白砂糖,柠檬汁。如果为了提升粘度可以加入一些卡拉胶。

    做果酱步骤十分简单但需要耐心的事,原料全放进锅里小伙慢熬就行了。但需要注意的事不少。

    1. 一定要熬到足够粘稠,这一点不仅仅是为了防腐,还为了保证成品质量。这次就因为不够粘稠,结果做果酱层时总是往外流出。
    2. 熬的过程中需注意安全,水分蒸发过程中,果酱会像沼泽地一样冒泡泡,非常容易溅伤。确保熬的过程中上方有防护。

  • 后来趁草莓便宜的时候单独做成了果酱,20块钱可以做4小罐,非常划算。
  1. 奶油

    只是一个简单的奶油,我还是翻了车。

    对于蛋糕来说,一定要把奶油打到干性发泡。

    阶段 状态描述 用途
    湿性发泡 提起打蛋器有小弯钩,纹路缓慢消失 蛋糕夹层、慕斯基底
    中性发泡 提起打蛋器有小直角,纹路不消失 基础裱花、简单造型
    干性发泡 提起打蛋器呈直立尖角,纹路清晰 复杂裱花、多层装饰

    这里就因为奶油打发不足,以至于蛋糕的奶油无法黏附到蛋糕胚中,整体看起来蹋蹋的,而且不够干净整洁。

1-4 巧克力麦芬(杯子蛋糕)

麦芬也就是杯子蛋糕,是制作步骤简单的蛋糕代表。步骤上只需要反复加材料搅拌,最后裱花袋挤入烘烤即可,一般难以翻车。但还是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点以及改良的点。

  1. 糖类应该与油类和牛奶混合,粉类应单独混合,之后再将液体与粉类融合。
  2. 对于巧克力风味的蛋糕,确保可可粉和巧克力豆成分不要过高,否则会导致味道发苦。
  3. 这一次成品内部有些紧实,这一点调整过泡打粉比例但效果不明显,个人认为可以适当提升一些筋性,从而实现超市买到杯子蛋糕的口感。

1-5 抹茶慕斯蛋糕

慕斯蛋糕相比其他蛋糕是十分特殊的存在,首先是是不需要烤箱,而为了实现绵密的口感需要使用凝固剂。

种类 来源 凝固温度 适用场景 操作要点
吉利丁片 动物骨胶 35-40℃ 慕斯/布丁 1g粉剂=5g片剂/需冷水浸泡软化
琼脂粉 海藻提取 85-90℃ 果冻/羊羹 1g粉剂可凝固100ml液体
鱼胶粉 鱼骨提取 35-40℃ 日式和果子 用量需减少20%防止腥味

这里使用的是吉利丁片,吉利丁片需要冷水浸泡软化后再加入液体中,最好液体本身温度高一些以确保溶解充分。

慕斯蛋糕的主要成分是奶油奶酪,牛奶,奶油与吉利丁。可以看出来前三者都来自同样的东西,本身只是需要调节奶制品的成分。

抹茶粉要加入到牛奶中,这里需要注意抹茶粉不会100%溶解至牛奶中,这一点教程不会告诉你只有实践了才会知道,所以牛奶要加热用来提升溶解度,同时混合后的液体需要过筛。

慕斯蛋糕底部通常是焦糖饼干或奥利奥碎混合融化后的黄油,这里的黄油也起到粘合作用。

顶部镜面的制作方式只是去掉了奶酪和奶油,同时提升吉利丁与抹茶的比例,就能制作出果冻的口感。

慕斯蛋糕最后一步不是在烤箱中烘烤而是放进冰箱冷藏。如果需要制作多层慕斯,需要在每一层奶酪液做好后经过一次冷藏。

2 面包类

2-1 恰巴塔

面包类我仅仅尝试了两种,但这两种也算有代表性。实践过程中我感受到,做面包的难度要大于做蛋糕。这一点表现在制作面包的工序更加复杂。

恰巴塔的原料极其简单,高筋面粉,酵母,油和盐。注意到恰巴塔的原料并不包含糖,因此它的定位不是甜品而是主食。

恰巴塔代表了比较普遍的面包做法,为了让面包口感吃起来筋道,除了需要高筋面粉外,还要在制作过程中“做出面筋”,因此需折叠面团后醒发反复多次,这通常是做各种面包的必要步骤。

恰巴塔这一种类除了成分简单外,另一个特征是面团含水量很高。面团成型需要加约面粉重量7成的水,在折叠面团的过程中,双手还需要反复蘸水防止面团与手粘连,所以到烤制前水面比能达到至少0.85:1。

为了让恰巴塔最后烤出来外壳酥脆,比起烤蛋糕,需要在烤箱中制造出水蒸气。一种方法是烤箱中加入一块湿毛巾,也可以像我一样图省事,在中途向烤箱内用喷壶喷入水雾。

通常烤面包需要高温短时。如果希望气孔更大,可以稍微提高酵母用量并延长酵母发酵时间。

恰巴塔的制作方法与法棍类似,但法棍还需要一些额外步骤。

2-2 可颂(牛角面包)

可颂是小型面包的代表之一,相比于恰巴塔,需要学习的另一件事是开酥。

为了实现层次分明的效果,需要让面团与油脂形成层次分明的结构,对于可颂来说就是将黄油包在面团后折叠4次。

不过这里展示出来的是失败品,外皮上色严重,外皮的梯田形状并不均匀,口感也远不是我想象的外酥里嫩。

开酥是个力气活,所包裹的黄油需要经过冷藏变硬,所以每次擀开都需要使用较大力气的同时,将形状处理成大长方形。如果在一开始包裹不严实,或者擀开力度不均匀,都会导致黄油外露。

另外一个失败原因是由于没有按照教程擀成足够大,在切成长三角时每份可颂的面团重量要远大于教程,所以即使调整烤制时间,内外形成的效果都不尽如人意。

3 饼干类

3-1 黄油曲奇

曲奇相比于蛋糕,一个是黄油比例更高,另一个是只需要蛋黄。打发的过程并不在蛋白中,而在于黄油。

黄油曲奇的原料比较简单,但成品十分依赖烤制环境

不建议将烤盘放置的太靠上,不然会导致中心处曲奇与边缘曲奇上色不一致。

面糊在烤制过程中会膨胀,所以每份面糊不宜过多,否则还可能导致成品发软。

3-2 蔓越莓曲奇

蔓越莓曲奇的步骤比黄油曲奇多了些冷藏定型的过程。黄油曲奇通过裱花嘴画圈成型,而蔓越莓曲奇通过面团压成棍状后冷藏切片成型。

实际做出来的效果非常好,除了底部上色过深以外与面包店买到的别无二致,底部上色过深也只需降低下火温度解决。

4 其他

4-1 苹果派

略有复杂度的一个糕点,需要分别制作馅料和派皮。

苹果派的馅料除了苹果和糖以外,需要一点盐做低味,柠檬汁用于馅料与果酱的糊化,水淀粉用于提升粘稠度,以及苹果派味道的核心香料肉桂粉

这里的外层派皮是切成长条手动编出来的。

最终成品的问题在于模具,由于整个派过厚,以及底部不透气的原因,烤出来的底部没有焦香感,于是将苹果派倒扣又烤制了一会。

4-2 焦糖布丁

焦糖布丁算是一道简易甜品,只需用到鸡蛋,白糖,牛奶和香草精。

这里焦糖的熬制很有讲究,白糖加少量水加热,一定要确保锅内温度足够高,否则只会把水熬干,同时不要翻动避免返沙。当颜色变成枣红色后迅速加几小勺热水,并倒入布丁模具中,然后清洗锅。否则焦糖会因快速凝固变得很难转移与清理。

剩下布丁部分注意牛奶温度不要太高,否则会变成蛋花汤,以及记得过筛,基本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香草精是必须的,否则布丁会有明显的鸡蛋的腥味。

尾声

这些基本就是这段时间所做的点心,另外还有一些未展示的,我认为记录价值不大就省略了。

这两年在网上我观察到很有意思的一种说法,说在相亲市场中,女方的爱好中,如果提到了旅游和烘焙,这两个并不是加分点。旅游我能理解,但着手实践烘焙的我疑问为什么会有烘焙呢?

其实这之后背后的逻辑是相同的,这里的"喜爱旅游"是因为看到了其他朋友的旅游,所以有了晒出自己旅游照片的需求。同样的,"喜爱烘焙"是为了晒出自己的烘焙从而打造人设。至于两者是否是真的喜爱,或者应该说热爱,大抵是不一定的。

如果喜爱旅游,那么你能接受穷游吗?那如果喜爱烘焙,那么能说出来完整的一套烘焙流程吗?还是说仅仅是喜欢品尝糕点。

我们再对比一下做菜和烘焙,为什么会做一手菜反而会留下好印象呢?其实是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西式糕点偶尔尝尝,但一日三餐却不能少。中餐自然有中餐的理论体系并且博大精深,作为普通人自不必达到专业厨师的水平,能熟悉几道家常菜的做法,有几个拿手好菜就已值得称赞。这一点我认为做菜和烘焙是相同的,需要通过几次实践积累经验,有着各自独立的理论体系,入门门槛并不高,但做到精并不容易。

那做菜和烘焙的不同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有以下几点。

  1. 烘焙更看重配方的比例。如果你拿到了一个烘焙教程,你最好按照他所给出的配方克数制作,因此一个电子秤是必需的。烘焙并不像做菜一样可以通过感觉,除非真的形成了自己的理解,你不会知道哪里多了少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2. 烘焙通用材料少于做菜。这里所指的材料并不完全指食材,通常如果做一个新的烘焙糕点,总要额外买一些新的食材或模具。比如如果要做列巴,就需要一份列巴模具,这个模具基本只为了列巴服务。如果要做苹果派,就需要肉桂粉,而肉桂粉对于经典烘焙来说也只可能用在苹果派或肉桂卷中。对于做菜来说,盐味精胡椒粉酱油等等,这些是十分通用的调味品,蔬菜肉类的购买多数会选择附近的线下店十分便捷,随做随用,而烘焙往往需要网购,这导致的一大问题就是材料冗余。
  3. 烘焙的上限略低于做菜。这一点是指烹饪技法上,绝大多数烘焙通过一个烤箱就能搞定,只需要记住温度与时间,可调整的内容十分有限。而做菜有着多种烹饪技法,煎炒蒸炸炖等等,每一种还需依照不同食材的特性选择适合的方式。这一点无需质疑老祖宗们对待食材的智慧。

关于烘焙暂时就告一段落了,每周末自己捣鼓捣鼓并且有了点成果,虽然有点耗时且略微麻烦,但还是挺开心的。这技能未来总归是有用的。

博客所有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章、图像等)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CC BY-NC-ND 4.0 协议,任何人均可自由传播,但禁止用于商业用途且必须署名并以相同方式分享。

评论

  1. Windows Chrome 135.0.0.0
    7 小时前
    2025-5-08 22:25:33

    看上去都好好吃好好吃好好吃好好吃好好吃!
    自己手作出的糕点感觉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而且也是种有分享欲的成就!

    • 博主
      DavidYR
      Windows Edge 136.0.0.0
      7 小时前
      2025-5-08 22:31:31

      好快的回复!
      自己亲自做过这些之后,就觉得面包店卖的倒也没那么贵了。
      好玩是真的好玩,好不好吃就看造化了。

      • Yuntian52
        Windows Chrome 135.0.0.0
        7 小时前
        2025-5-08 22:34:24

        嘻嘻,最近把所有星标博主都加入RSS订阅器里面了,有新发布就能第一时间抢占沙发了

        • DavidYR
          Android Chrome 120.0.0.0
          7 小时前
          2025-5-08 23:06:32

          哈哈其实我很早也这么搞了,但就是看的没那么勤

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


				
|´・ω・)ノ
ヾ(≧∇≦*)ゝ
(☆ω☆)
(╯‵□′)╯︵┴─┴
 ̄﹃ ̄
(/ω\)
∠( ᐛ 」∠)_
(๑•̀ㅁ•́ฅ)
→_→
୧(๑•̀⌄•́๑)૭
٩(ˊᗜˋ*)و
(ノ°ο°)ノ
(´இ皿இ`)
⌇●﹏●⌇
(ฅ´ω`ฅ)
(╯°A°)╯︵○○○
φ( ̄∇ ̄o)
ヾ(´・ ・`。)ノ"
( ง ᵒ̌皿ᵒ̌)ง⁼³₌₃
(ó﹏ò。)
Σ(っ °Д °;)っ
( ,,´・ω・)ノ"(´っω・`。)
╮(╯▽╰)╭
o(*////▽////*)q
>﹏<
( ๑´•ω•) "(ㆆᴗ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ource: github.com/k4yt3x/flowerhd
颜文字
Emoji
小恐龙
花!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