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之路》

一本较为通俗地讲述罗素关于个人幸福实现的思想的书。

一 不幸福的原因

1 什么使人不幸福?

  1. 本书不讨论如何改变社会制度来提升幸福感,而讨论如何为自己争取幸福感。
  2. 本书目标是消除那些文明社会中大多数人感受着的日复一日的生活烦恼。这些不幸要归咎于错误的世界观、错误的伦理观、错误的生活习惯。
  3. 罗素幸福的来源之一在于不再过度关注自我,而是外部事物上。

    对于那些自我沉溺严重到无可救药的不幸之人,外部戒律是通往幸福的唯一道路。

  4. 自我沉溺的三种常见形式:罪恶感,自恋和自大。
    1. 无意识的自责,无法实现儿时母亲的爱抚。
      • 误入歧途的是对一个无法获得的目标的虔敬,以及早年被灌输的荒谬礼俗。
      • 应从早年的信仰和情感中解放
    2. 自恋,某种意义是罪恶感的反面。
      • 过头回丧失感受爱的能力,除了自我看不到任何主题,结局只会是失望。虚荣心往往来自缺乏自信。
      • 治疗办法是培养自尊,对客观事物产生兴趣并激发活动,获得成功。
    3. 自大追求权力而非魅力,要别人怕他而不是爱慕。
      • 没有人是全能的,所以完全为权力欲控制的人迟早碰到难以逾越的障碍。心理抑制出现便没有幸福可言。
      • 将权力欲望控制在适当范围。
  5. 典型不幸福的人特征:
    1. 年轻时被剥夺了一些正常的满足,从而更看重这些满足导致人生只有一个方向可走。
    2. 过分强调成功却将与成功相关活动放在对立面。
    3. 另一种新形式是被挫折彻底击垮,不追求任何满足,企图麻醉自己忍受生活。

      不幸的人就像失眠的人,常常会以不幸为骄傲。

罗素给各个病症开药方。以自我沉溺为中心,引申三种形态自责、自恋与自大。关于外部戒律我想听一听更多内容,它有点像"自律即自由"。

2 拜伦式的不幸福

  1. 否认那些认为世上并无值得坚持东西的人,他们以痛苦为荣,去怀疑痛苦的真实性,以为享受痛苦的人并不痛苦,感觉自己高人一等富有洞见。
  2. 理性不会阻碍幸福。拜伦著作《传道书》,写道

    我又潜心研究智慧,研究疯狂和愚昧:我发现这也是一种精神烦恼。因为越有智慧就越悲伤,增加知识就增加痛苦。
    于是我心里说,傻瓜遇到的事,我竟然也遇到了;那我为什么还要更有智慧呢?于是我心里说,这也是虚妄的。
    所以我厌恶生活,因为对我来说,太阳底下所做的事都会让我痛苦;一切皆虚妄,一切皆烦恼。

  3. 我们必须分清情绪对于情绪的明智表达
    • 当一个人可以轻易满足自己的小愿望时会认为,如愿以偿并不能让自己幸福。但保持对一些东西的渴望是幸福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4. "江河流入大海,海却不满。太阳底下无新事。"
    • 但至少可以换种不同形式来表达。这种抱怨原因之一是"太阳底下新事太多了。"
  5. 只关注未来,认为当下全部意义仅在于它为明天带来什么,这是一种坏习惯。
  6. 如果说情绪是由特定理由决定的,那么让人快乐的理由和让人绝望的理由同样多。
  7. 对于一些知识分子,他们接受过人文教育,却对现代社会一无所知。接受的教导以情感为信念基础,所以无法摆脱寻求安全和保护的幼稚愿望,而科学世界无法满足这种愿望。
  8. 克鲁奇的《现代人的性情》,很大一部分写关于爱情。
    • 维多利亚时代的人将爱情看得很重,老于世故的现代人将爱情看得很透。
    • 对于前者,爱情完成了上帝的一些功能,因此要绝对忠贞于爱情。
  9. 勃朗宁认为对待整个世界的唯一可能的态度是斗争。但这种对爱情的方式关联的是恐惧感,是逃避冷峻但公允的批评。
  10. 罗素信仰的爱情是大胆的、清醒的,它告诉人们什么是善,且不忘记恶,也不假装神圣或纯洁。因为曾经受人崇尚的爱情的一些特质是性禁忌的结果。
  11. 人们为什么看重爱情?
    1. 因为它本身就是幸福之源,即使它不是爱情的最大价值。
      • 并且爱情的稀缺是痛苦之源。
    2. 可以增进美妙的感受。
    3. 爱情能打破自我的坚硬外壳,它是生物合作的一种形式。爱情是导向合作最原始且普遍的形式。
      • 禁欲主义、追求纯粹个人享受等属于独身主义哲学,相信一个人可以凭意志实现至善至美。但这是错误的,不仅错在伦理,而且错在本能中善的部分表达。
      • 猜想最高形式的爱情能够彰显别的事物无法彰显的价值,并且本身具有一种不受怀疑主义影响的价值。
  12. 关于悲剧

    乞丐死时不会有彗星滑过,星空只为王子的离去闪耀。——莎士比亚

    • 我们的时代已经不再认为世间伟人才配有悲剧情感,而其他人只配含辛茹苦为少数人制造光环。
    • 个人之死对我们不再有终极意义,高层次的悲剧更应关注社会
  13. 要写悲剧就必须感受悲剧,要感受悲剧就必须意识到自己所处的世界,不仅用自己的头脑,而且要用自己的血肉。
    • 一个人想要获得严肃与深刻的感受,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必不可少。
读完这一章,这本书的信息密度比我想象的要高。罗素确实在谈论哲学语言,但基本没有什么专业名词,因此理解起来比较容易。
这一章的主要表达方法基于批判过去作品中的种种思想,并引出自己的想法。
其中比较新颖的说法有这么几个。一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人不相信上帝,因此爱情承担了上帝的一部分功能。二是罗素将爱情放在了很基础的层次中,它将爱情直接与幸福之源连接,我认为这是他理论的一种公理,还有后面关于最高形式爱情的说法,我认为是一种猜想。
但批判独身主义的论点我很有感受,这也是我去年年终总结时意识到不能一直一个人下去的原因,必须要与社会,与具体的人互动。罗素的理由在于人类生物学的本质需要合作。
另外对于知识分子,我姑且也是个知识分子,建议抛弃科学知识给人保护与安全的幻想。我认为这属于必须接受的社会规则,心理上必须跨过这层坎才能继续成长。

3 竞争

  1. 有些被误认为"生存斗争",其实是"成功竞争"。所以没必要一直沉迷工作,并列举了一种典型中年男人生活。
  2. 典型的现代人渴望钱带来更多的钱,炫耀自己的显赫。挣钱多少被认为是不是聪明人的标准。
  3. 过分强调竞争获胜,直至将它视为幸福的主要源泉,这就种下了烦恼之根。
    • 备受尊敬的东西却不只是成功,而是成功赖以实现的卓越。
    • 以阅读为例,读书的动机有两种,一种是乐在其中,一种是借此炫耀。
  4. 认为现代生活如此重视竞争,与文明水准的普遍衰退有关,人们缺少能力感受需要智识的乐趣,所有安静的娱乐被放弃。
  5. 现代人生哲学认为,人生就是比赛,只有胜利者才能得到尊敬,这种观念使得人们以牺牲感觉和智识为代价去过度培养意志。
  6. 把竞争当作生活主旨是可怕且偏执的事,这样的生活顶多持续一两代,然后神经衰弱寻找方式逃避,最后消亡于不能繁衍。
  7. 解决方法就是,在平衡生活的理念下,接受清醒而恬静的娱乐
这一章主旨就是,不要把竞争视为生活的全部,否则会很累,去保证基本的生存后,自由地选择你的生活方式。
以现在的主流视角看,和现在的时代有些出入。现实是,多数人面临的竞争已经下沉,下沉到是否有个工作岗位去保证自己的基本生存。而很多人意识到竞争很累,选择躺平。
也许罗素所说的确实得到这个时代年轻人接纳,但是以一种不得已的方式。
我自己已经选择了这种安静的娱乐,但我不需要认同已有的观点,我需要的是新的看法。

4 无聊与兴奋

  1. 无聊是人类行为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
  2. 无聊的本质,
    1. 是现实环境与令人心向往之的更惬意的环境之间存在反差
    2. 另一本质是人的机能没有"全力以赴"
    3. 是对某种事件的固执期望。
  3. 与无聊相对的不是愉快,而是兴奋。因此寻找刺激就能避免无聊。
  4. 理想总是远比理想主义者想象的难以实现。

    二十岁的人认为人生到三十岁就结束了。五十八岁的我已经不这么想了。

  5. 无聊有两种,
    1. 一种是建设性的,因为麻木的缺席而产生。
    2. 一种是空空如也,因为缺乏生机勃勃的活动。
      • 一定量的兴奋有益,过度的兴奋有害。
  6. 伟大的成就离不开坚持不懈的工作,他们的乐趣绝不是外人眼中的刺激,这种专注的艰辛使人难有余力应付疯狂的娱乐。
  7. 忍受或多或少单调生活的能力,应该从小培养。多数不同的日子偶尔才有,鼓励欢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造从身边环境获得。
    • 单调本身没有什么好处,但某些美好的东西离了一定程度的单调是不可能的。
    • 不能忍受无聊的一代将是无所作为的一代。
  8. 我们的生活是自然生活的一部分,自然的生活节律是舒缓的,原始单纯的幸福体验意义深远,缺失这部分的人很少能成为健全的人。
    • 典型反面例子是赌博。
    • 所以现代都市人所承受的特殊和无聊,与他们离开了自然生活密切相关。
  9. 幸福生活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宁静的生活,唯有宁静的气氛才能蕴含真正的幸福。
这一章的话题是无聊,人的本能会为了避免无聊去追求刺激,但不顾一切追求刺激有提高阈值等负面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在顺应这种本能的同时使用更合理的办法,例如鼓励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亲近自然等等。并在最后鼓励一种宁静的生活格调。
同样的,这些只是罗素的观点,关于对无聊与兴奋的判断我是认同的,尤其是重视实现刺激的方式。但关于结尾自然生活的一部分是罗素所想而缺乏有效的推理。如果一个发自内心喜爱与他人聊天的人,他的爱好不算宁静,但也是一种比较健康的爱好。也有可能罗素对于安静进行了更宽泛的解释,例如聊天是安静地有不同话题的聊天,还是去聊鸡毛蒜皮或者情绪输出,这也是区分是否安静的标准。
那句"五十八岁的我不这么想",前半句说的不就是我吗,其实我也知道我自己并不是真的这么想而是在给自己一种欺骗,一种对死亡的恐惧去催促我做更多的事。但现在这个时间点已经过了,讲道理按照之前的想法我现在已经死了,这种论调已经没有了意义,那就放弃去寻找下一个信条呗。

5 疲劳

  1. 疲劳分为两种:
    1. 单纯的身体疲劳,适度往往带来幸福感,过度是一种严重损害。
    2. 神经性疲劳,常出现在发达社会,在富裕人群更加显著,例如商人和脑力劳动者,并且难以避免。

      像他们的父亲一样,无论是否情愿,有无选择,大多数现代人过的是心神不宁的生活,总是因为太多疲劳而需要借酒消愁。

  2. 辛勤谋生产生的疲劳,很大程度来源于忧虑,高明的生活哲学和较多的心理戒律可以减少这些忧虑。

    大部分人很难控制自己的思维,会带着烦恼睡觉,理智的人只在有目标的时候才会反复思考他的困难,其他时间关注其他事,夜里什么都不想。

    • 必须在面对的时间之外,将日常生活中的寻常烦恼置之脑后。
    • 在合适的时间充分地思考一件事,而不是在所有时间里断断续续地思考这件事,它所增加的幸福感和所提高的效率是令人吃惊的。
    • 优柔寡断最耗费心神且徒劳无益。
  3. 如果我们意识到自己为之忧虑的事其实并不重要,我们的忧虑会大大减少。
    • 如果一个人可以将自己的思想和希望聚焦在超越自我的事物上,就能从生活的庸常烦恼中找到几分宁静,而这对于纯粹的自我主义者来说是做不到的。
  4. 情绪性疲劳不是睡一觉就好,它会干扰休息,一个人越是疲劳越无法避免这种疲劳。
  5. 恰当的的时间思考问题习惯的重要性:
    1. 它让你不费太多心思就可以完成日常工作。
    2. 它有助于治疗失眠。
    3. 他可以提升决策效率和决策智慧。
  6. 大部分的无意识都是由曾经高度情绪化的有意识的想法构成,我们可以主动进行这种掩藏,就可以利用无意识做很多有用的事。
  7. 忧虑是恐惧的一种,所有形式的恐惧都会导致疲劳。
    • 应对恐怖的正确方式是全神贯注,理性、镇静地思考它直到彻底解决。
  8. 现代道德观的重要缺失之一表现为恐惧问题。(刻板印象)
  9. 疲劳产生的一个常见原因是贪恋兴奋。工作时间的枯燥让人感觉很需要在自由时间找乐子,但最容易得到的、浅层次最能吸引人的乐趣,大多是耗神的。
  10. 就个体而言,如果无法改变所处社会的法律与制度,他便很难对付高压的道德家们制造并维护的环境。
  11. 刺激带来的乐趣并非通往幸福之路。明智的人唯一能做的就是约束自身,不让过量劳心耗神的乐趣损害健康或干扰工作。
    • 年轻人终要结婚,神经紧张和享受温和乐趣的获得性失能很容易导致婚姻的不幸福。
这篇首先介绍疲劳的两种分类,并重点解释精神疲劳的原因与结局,强调思考习惯的重要性,这些我比较同意。认为恐惧会产生疲劳,不应贪恋兴奋。反对刺激的乐趣会带来幸福,应该管理自己的精神不过度耗费。
其中提到容易得到的乐趣大多是耗神的,我不理解怎么来的,这句和上一句贪恋兴奋导致疲劳像是重复论证。
刺激的乐趣不会通往幸福之路,这里感觉有点宗教的味道,并且这里刺激前面没有定语,那没有刺激不就是无聊咯,无聊会幸福吗?所以罗素想说的刺激肯定还是指容易得到的刺激。
但该怎样管理精力,文章并没有说。就我自身的感受而言,吃足睡饱再谈其他。不困不饿我精神状态就好,至少可以正常地工作与思考。

6 嫉妒

  1. 嫉妒是排在忧虑之后不幸福的第二个原因。
  2. 嫉妒是民主制的基础。

    正常体面的女人身上存在非常强烈的嫉妒之心,男人同样。只不过女人往往以所有其他女人为竞争对手,男人一般只对同行有这种感觉。

  3. 嫉妒是正常人性中最令人遗憾的性情,也是一种恶习。
    • 他不因自己的拥有而幸福,却因他人的拥有而不快。在他看来,损人和利己同样重要。
    • 人性中仰慕情感可以作为补偿,提升生活的幸福感一定希望增加仰慕,减少嫉妒。
  4. 嫉妒很大程度上是儿时的不幸造成的,例如兄弟姐妹之间的被偏爱,缺少慈爱的父母。
  5. 攀比性思维习惯是导致嫉妒的决定性原因。
    • 有了高兴的事,应该充分享受,而不是想其他人可能会有更好的事。
  6. 嫉妒与不必要的谦虚有很大关系。过分谦虚不一定是美德,这代表了他们往往缺乏勇气,从而容易嫉妒。
  7. 嫉妒与竞争密切相连。
    • 乞丐不嫉妒百万富翁,乞丐嫉妒更走运的乞丐。
  8. 由嫉妒催生的公正可能是一种最坏的公正,它减少了幸运者的幸福,却没有增加不幸者的幸福。
  9. 疲劳容易诱发嫉妒,这种情绪容易出现为对工作相对轻松的人的嫉妒。减少嫉妒的方法之一是减少疲劳。
  10. 信息传播的进步加深了嫉妒情绪,现代文明造就人的心灵更趋向于仇恨而不是友善。
  11. 现代人生活的幸福总量肯定比原始社会多,但是人们追求幸福的意识却增加的更多。

    因此,尽管嫉妒是邪恶的,它的作用是可怕的,但它并不完全是魔鬼。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英雄式的痛苦的表现,是那些跋涉在茫茫黑夜中的人的痛苦,他们或许是在走向更好的栖息之地,或许只是走向死亡或毁灭。要在这绝望之中找到正确道路,文明人必须像开阔自己的视野一样,开阔自己的心胸。他必须学习超越自我,并以此获得终极的自由。

第一眼看到疲劳容易诱发嫉妒的群体,感觉很契合。
谦虚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礼节,所以是否表现出谦虚并不是看自己的品性如何,而是看场合。但我一直认为内心需要有一种真正的谦虚,这种谦虚不是对自己能力或成就的降格,而是让人清醒冷静,从而更好地思考。
所以我觉得关于嫉妒,应当更多的从谦虚的角度展开。并且我相信内心的谦虚同样可以治疗嫉妒。
现代信息化的进步是全球化的重要标志, 当人们可以高效地任意分享自己的想法与情绪,这种高效就会被利用反过来作用人们。人们追求幸福的意识更加统一,同时人们遭受的苦难更容易趋同。

7 罪恶感

  1. 罪恶感是成年人生活不幸福的潜在重要心理原因。
  2. 传统宗教解释的罪恶感是,罪恶付诸行动,人体验到两种情绪,一种是懊悔,徒劳无益;一种是忏悔,用于洗刷罪恶。
  3. 罪恶感包含几种不同的感觉。
    1. 最简单的一种是被发现。

      革命家认为无论此刻命运如何,未来终将属于他们,今日承受多大凌辱,未来承蒙多大荣耀。那些全盘接受群体道德却又违背的人一旦失去归属,便会极为痛苦。

    2. 罪恶感最重要的一种形式根植于无意识,去做意识中被标定罪恶的事不需要被证明就会有莫名的不自在。
  4. 儿时的道德教育会影响人幸福的观念,长大后哪怕忘了自己的道德准则从何而来与惩罚,但没有丢弃这些道德准则及其触犯它们的担心。
  5. 目前婴幼儿教育缺乏合理基础,不适用于普通人的日常行为。例如脏话,饮酒,撒谎与性。
  6. 传统教育会在罪恶与性器官之间建立牢固联系,并受到恋母情结的强化。因为儿时最爱的女人不能有任何性自由。
    • 结果是许多成年男人认为女人会因性而堕落,从而只能尊敬厌恶性爱的妻子,而本能让他无法在与女人的关系中快乐。
    • 对于女人,一直强调的"纯洁"让她在与丈夫做爱时本能退缩,生怕获得快感。不过如今已经少了很多。
    • 对于受教育的人群,比起女人,罪恶感对男人性生活的扭曲与毒害更严重。
  7. 建议青春期到来之前,不要讲授任何性道德,尤其是避免灌输自然生理功能为耻的观念。需要引导时要确保合理性。
  8. 成年人可以怎样最大限度地降低错误教育引发的非理性罪恶感的危害?
    • 强迫我们的无意识去注意那些控制着我们意识到合理信念。人在精力充沛时运用自己全部理智获得的那些信念,应该成为他永远坚守的准则。
    • 正确的方法可以克服无意识的暗示,努力让有意识的信念鲜明突出。
    • 不要甘于时而理性时而非理性地游移,决不向它屈服。
      (这里是一段精彩的演讲内容,鼓舞人心去实践)
  9. 假如希望这种反抗能够成功地给个人带来幸福,使自己保持一以贯之的生活,就需要更深刻地思考和体会理性告诉自己的一切。
  10. 罪恶感不会改善那些违背自己理性原则人的生活,因为罪恶感中存在轻贱与缺乏自尊,而缺乏自尊不会给人任何好处。
  11. 罪恶感可能心生自卑,从而妨碍获得人际关系中的快乐,从而变得不好相处越来越孤独。
  12. 心胸开阔、慷慨大方不仅能让别人幸福,同时也是自己幸福的巨大源泉,但往往不易出现在有罪恶感的人中。
    • 它来源于人的自信和自立,需要一种心理整合意识、潜意识、无意识的协同作用。
    • 不主张专门时间用于反省,这可能导致自我沉溺,而和谐的人格指向外部。
    • 坚定自己的理性信念,任何时候不要被不合理的和不经批判的信念控制自己。
  13. 关于理性:
    • 放任理性会扼杀一切深层次的情感,这是完全错误的观念。
    • 激发情感不需要理性来完成。
    • 找到化解憎恨和嫉妒的方法,是理性心理学的部分功能。
    • 理性不会弱化不排斥的那些情感的力量,例如慈爱,友爱,仁爱。因为理性的人感受这些情感时,会因这种感受而幸福。
    • 理性存在于内心和谐之中,理性的人能够更自由地观察世界,并凭借自己的力量实现外部目标。

      人生最无聊的莫过于作茧自缚,而最愉快的则莫过于把关注和努力都投向外部。

    • 我们时代厌恶理性的常见原因,是没能从根本上考虑到理性的作用。
  14. 理性是治疗罪恶感产生错误的道德观暗示的方法。
    • 借助任何形式的麻醉得到的幸福都是虚假的、不能让人满足的幸福。真正让人满足的幸福必然伴随着对我们机能的充分运用、对我们生活的世界的充分认识。
这篇谈论的内容较多。包含罪恶感的成因与纠正,罪恶感与性,还有理性的作用。
罪恶感一定对应自己心灵的准则,这篇去质疑这份准则是否合理,并去鼓励人们思考,批判,相信自己的理性从而纠正。我认为这不是可以解决的办法而是唯一可行的办法。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过去,那就努力改变自己过去带来的影响,因为这个过程就是成长的一部分。
关于传统教育带来的性观念,我体验了书中所叙述的过程,如何去用理性纠正过去传统性观念以及它带来的感受。
另外最重要的内容是理性对感性的作用。"理性无法指导情感"这种错误思想,这里批评的过程与我之前想的完全一致。不过最无聊与最愉快这里就是罗素的私心了,因为这一论断很契合它本书的理论。

8 受害妄想

  1. 一种温和的受害妄想,是这些人讲到单独可悲的故事没什么可疑,但可疑的是竟会遭受如此多的厄运。一般很有可能是无意间做过让别人怒不可遏的事。
  2. 无论是否表达同情都会加重这个问题,他们尽可能将故事渲染成真,如果人们不相信就又多了一个世人铁石心肠的证据。
  3. 治好这种病只能通过理解,本章提供几种通用的反思办法去察觉自己的受害妄想成分。
  4. 非理性最普遍的表现之一是人们对待恶意流言的态度。
    • 我们期望别人对待我们犹如我们对待自己,抱着暖暖的爱和深深的尊重。
    • 没有人是完美无暇的,且不必过于烦恼。
  5. 受害妄想一直根植于对自我价值的过分夸大。
  6. 还有一种人,他的真实苦难来源于客观现实,但却把个人经历推广得出结论,即他的不幸是宇宙的关键之所在。
  7. 四条一般性准则:以下四条分别详细展开。
    1. 你的动机并不总像你想象的那么无私。
    2. 不要高估自己的价值。
    3. 不要指望他人能像你关注自己那样关注你。
    4. 不要以为大多数人都怀有特别的意图试图迫害你。
  8. 慈善家和行政官员尤其需要怀疑自己的动机,他的主观确定性不能证明他的客观确定性。很多时候信念是一种保护色,掩盖他沉思自己的改革时感到的快慰。
    • 还有理想主义者的虚荣心。
    • 不管做什么事情,把事情做好的前提条件是有兴致,没有利己的动机,兴致很难产生。
  9. 对于艺术家,少数被时代湮没的天才正确的选择自然是坚持自己的路,但多数虚荣心膨胀的庸人还是不要一条路走到黑。
    • 去分析自己进行创作是因为有急切的冲动想表达,还是渴望被赞美而驱动。
    • 获得赞美为主要动机的人缺乏内在动力迫使自己必须进行某种特别的表达,所以去做其他工作也没什么分别。
  10. 对于至亲之人,也往往是从自己角度出发,而不是你的角度出发去看待人生。
  11. 只有你对他人足够重要才会可能迫害,这种受害妄想产生来源于认为自己很重要的自我欺骗。
    • 其实心里明白,事实是相反的,为了自我蒙蔽,不得不做出越来越离奇的假设。最终试图让自己相信的压力变得异常之大。
    • 建立在自我欺骗之上的满足都是不可靠的,无论事实多么令人不快,最好还是面对它习惯它,并根据它建设你的生活。
这篇相对没什么内容,前面提到各种受害妄想的表现形式,但你能做的不是改变他人而是改变自己。
很重要的一点论述是,受害妄想的来源是自大。虚构自己的重要性从而假想他人的迫害。
四条一般性准则都是否定句,意图都在于破除自我欺骗,从而认识更真实的自我。
关于最好一条,我想到了最赤裸的形式是中二病。去假想自己一个离奇的人设甚至去相信它,但它的产生来源于想要受到重视,内心既是自卑的又是自大的,最终越来越脱离现实与社会。

9 舆论恐惧

  1. 现代社会一个特点:人们被分成不同的群体,群体之间存在道德观和信仰的深刻差异。
    • 正是这些观点分歧有些人发现,自己在本群体是异类,但在另一个群体完全是正常人。
    • 青年人很容易认为他们熟悉的唯一环境就代表了整个世界。
  2. 内心强大的人并不多,大部分人认为生活在一个有同理心的环境里才有幸福。而大部分人与其生活环境相互认同,年轻时接受偏见,并本能地适应周围的信仰与习俗。
  3. 大多数出类拔萃的青春期男孩女孩由于环境的敌视而不幸福,对于想追寻一些严肃东西的他们,无法从他们特定的环境与人群中找到。

    这些青年人也许在大学遇到知音,并度过几年幸福时光。更幸运的在工作时期找到与自己气味相投的圈子。但是,如果工作需要他在一个地方,特别是他还必须对普通人保持尊敬的时候(例如医生或律师),他会发现,他一辈子都得强迫自己在朝夕相处的人面前隐藏自己真正的嗜好和信仰。

    • 想得到真正的幸福,必须找办法减轻或避开舆论压迫,这样有智识的少数人才能相互了解,并从交往中获得快乐。
  4. 只要有可能,感觉自己与环境不相容的青年人就应该努力寻找其他工作,让自己有机会遇到志同道合者,哪怕这工作会让你的收入减少很多。
    • 而年轻人往往看不到这种可能性,他们对世界的了解有限,以为走到哪里都有偏见,而他们在家里已经习惯了这种偏见。
  5. 精神分析盛行的时代,只要青年人和他所处的环境有摩擦,心理失调就被当作问题的成因。这完全是错误的。
  6. 天生我材必有用属于扯淡,许多人经过艰苦抗争,忍受了漫长压迫,才最终挣脱愚昧的束缚,但已是满腔怨恨,心力交瘁。
  7. 年长者应该尊重青年人的想法,而青年人却不必听命于老年人。无论老少,一旦到了能自主判断的年龄就有了选择的权利,必要的话还有犯错的权利。
    • 你不能把父母的异议当作放弃尝试的充分理由。但对于入门者一定要听取专业意见。
  8. 人对舆论的尊重程度应以自我生存和不伤害他人为限,过度的尊重其实是自甘臣服不必要的专制,从而影响幸福感。
    • 对舆论的真正轻视既是一种力量,又是幸福的源泉。
  9. 舆论恐惧会压制阻碍人的成长。
  10. 无论怎样强调新闻自由,也应禁止一切令无辜者难以忍受的行为。
    • 根除诽谤恶行的办法是提升公众的宽容度,提升宽容度的最佳方法是增加真正享受幸福的人。
这一章的内容结构不太清晰,其中很多观念因为现在这个时代又有了不同的看法,这里不得不再次引入现在的互联网。
青年人很容易认为他们唯一的环境代表了整个世界。即使互联网如此普及,我认为这句话仍然是对的。学生最关心的一定是校园里让他不舒服的地方,关于社会的一切只能通过父母一辈的体验与道听途说,而父母一辈也仍然是受限制的。
这篇罗素继续主张和志同道合的人交流,鼓励遵循自我内心的选择。甚至提到一定要为此选择自己满意的工作哪怕代价很大。同时辨别哪些建议是可取的。
至此,关于这本书不幸福的一切都读完了。罗素将人的负面情绪分门别类,并分析其成因与拯救办法。其中很多不同的负面情绪需要相同的法子解决。
如果去描绘罗素理想中幸福的形象,那应该是这样一个人。他足够理性可以指导自己的情感,他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同时不过分关注自己而尽可能关注外部事物,因为他足够开朗友善,乐于交际。并且尽可能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来往,尽可能不去做浮躁与强烈刺激的事物。这一生努力保持着这样的生活。
我认为有些主张受到时代的限制,有些则过于理想化,但整体仍然具有指导价值。

二 幸福的原因

10 还能有幸福感吗?

  1. 幸福主要分为两类但有不同表述:朴素的和想象的,肉欲的与精神的,感性的与理性的。
    • 区别在于一类幸福人尽可得,另一类必须识文断字。
  2. 在获得幸福感上,教育带来的差别仅体现在获得快乐的途径。
  3. 体会成功的快乐需要艰苦努力,尽管通常最好能成功,但此前往往忐忑。
    • 明智的人不要自负,尽管也不能自谦到丧失上进之心。
  4. 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成员中,目前最快乐的人群是科学工作者。
    • 他们感情单纯并从工作获得满足,能享受传统生活的天伦之乐。因为他们的高级智力完全被工作占据,已无余力介入不擅长的领域。
    • 从事科学工作的人拥有体会幸福的所有条件:从事的活动可以充分发挥才智,取得的成果对自己对他人都很重要。而艺术家与此相反,总是需要在被人鄙视和做可鄙之人之间做出选择。
  5. 西方国家颇具才干的年轻人往往因缺乏施展才华的机会而不快。东方国家情况不是这样(指苏联及其信仰)。
  6. 犬儒主义常见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它是安逸与无能感相结合的产物。无能感会让所有的事情变得没有意义,安逸让这种痛苦变得刚好可以忍受。
  7. 上面这些高邈的幸福只能是少数人的幸福,它们需要有罕见的能力和广博的趣味。
  8. 农民不比机械师快乐,虽然劳动内容包括耕耘播种收割很多样,但他们受多种因素束缚,而操作机器的人却获得权力感,意识到人是自然力量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 机器生产的终极目标,是把所有无趣的工作交给机器,人做包含变化与创造的事。
  9. 对事业的信仰是大多数人的幸福感的源泉。
    • 找到一些毫不虚妄的事情并不难,如果对此感兴趣在闲暇时可以对抗生活的空虚感。
  10. 与投身某种晦暗不明之事相似的是沉醉于某种爱好。
    • 所有不伤害他人的乐趣都是积极的。
  11. 在许多情况下,狂热和嗜好不是根本的幸福之源,而是逃避现实暂时忘却痛苦的权宜之计。根本的幸福比其他任何东西更依赖对人对物的友善关切。
    • 对人的友善关切是一种情爱,但不是那种想要抓住、占有和期待强烈回应的爱。
    • 让人幸福的那种情爱是喜欢观察人、能从人们的个性中发现乐趣,愿意为与自己交往的人创造感受快乐和趣味的空间。
    • 工作中的责任感是有益的,而人际关系中的责任感是令人不快的。在影响个人幸福感的所有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能够轻松自然地喜欢很多人。
  12. 如果我们把自己的幸福完全绑定在个人的圈子内,难免对生活产生非分的要求,结果是连分内的都将失去。
    • 借助真正的兴趣可以获得从容与平静,这是对付烦恼的最好办法,并获得了短暂与真实的快乐。
  13. 幸福的奥秘:让你的兴趣尽量广泛,对你关心的人与事表达出更多友善,而不是敌意。
哈哈哈,这我后面还看什么,后半段说的内容不就是我在做的事吗?
那假如我就是个沉迷于兴趣爱好的人,那我没有与他人交流,我确信我发自内心地对这些物感兴趣,我觉得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幸福了,这种情况以罗素的理论该怎么算呢?
罗素的观点在于一方面肯定兴趣爱好的作用,另一方面主张兴趣爱好必须面向外界的人与事物,以避免自我沉溺。
前面看科学工作者还比较质疑,但关键是后面说这些都是少数人的幸福。
但是现在我们真的能建立起对事业的信仰吗?轻松自然地喜欢很多人真的能建立在同事与上级身上吗?我觉得都是疑问。

11 兴致

  1. 兴致是幸福的人所具备的最普遍、最凸显的一个标志。
  2. 人们对待吃饭不同的态度可以作为兴致的比喻。有饕餮贪得无厌,有饥饿者难以饱腹,有美食家总吃到低于预期的食物。正常的人应该食欲健康,吃饱为止,喜爱食物。
  3. 生命短暂,兴趣有限,但还是以兴趣多到能充实我们的生活为好。

    我们都容易有内向的毛病,尽管绚丽多彩的世界就在眼前,我们却惘然不顾,只盯着自己内心的空虚。切莫以为内向者的不幸里有何辉煌之处。

  4. 兴致的表现形式不胜枚举。人们对待不同事物的态度,还有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事物的态度。
    • 对生活充满兴致的人,甚至不愉快的经历都有用处。
    • 过分特殊的兴趣很难充实人的全部时间,其次可能会穷尽这个嗜好特别兴趣的所有知识。
  5. 节制为一种基本美德。
    • 有些行为被认为极其高尚,而为之牺牲其他一切都会被看作合理的。(为国捐躯,重大科学发现)
  6. 酗酒者心理:典型代表一切过度的、片面的激情。寻求的不是事物本身的乐趣,而是遗忘与逃避。
  7. 真正的兴致都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除非遭受残酷环境的破坏。
    • 文明社会的兴致缺失很大程度归咎于自由受到限制,而这种限制又是我们生活所需。
    • 冲动无规律,而习惯在文明社会是规律的。不断的限制消磨着兴致,导致了疲惫和厌倦。

      这种藩篱使得人们高兴时不能上街载歌载舞,悲伤时不能坐在人行道旁哭泣。

    • 女人因"得体"观念被极大压制了兴致。甚至误认为对自己同性毫无兴趣是一种美德。
本章最有趣的是通过吃饭作为比喻描述各种人群对待兴致的态度。没有太多有新意的内容,还是鼓励关注外界,学会节制,避免酗酒者心理。
至于对女人因旧观念压制兴致,现代基本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12 情爱

  1. 缺爱是一个人丧失兴致最重要的原因。
  2. 一个人可能因为各种情况感觉缺爱,缺爱的人也会采取不同态度。
    1. 竭尽所能去争取爱而讨好。但很容易察觉出动机因感受薄情而失败。他没意识到自己行动的出发点是以物质交换精神。
    2. 伺机报复世界。但绝大多数人不会反抗到底而陷入怯懦的绝望,偶然有机会嫉妒或怨恨一下。这种人过度关注自我,听凭自己的生活被习惯彻底控制。
  3. 面对生活,充满安全感比怀揣不安幸福的多。多数时候,安全感本身可以帮助人躲避麻烦。
  4. 给人以安全感的是"获得的爱"而非"给予的爱",多数时候安全感表现为相爱。
    • 敬佩有时会作为代替品。
  5. 孩子对外的兴趣基于父母的爱的感觉,失去父母的爱起初会变得内向、抑郁,最终尝试从哲学和宗教体系寻找虚幻的慰藉。
    • 如果他能说服自己相信宇宙同样井然有序,当他必须冒险出门时会感到几乎同样的安全,也就无需创造一个存在于自我信念的理想世界。
  6. 不是所有的爱都能激发冒险精神。需要这份爱比起期待对方安全更期待对方优秀。反面例子是占有欲。
    • 幼年形成的思维习惯可能延续一生。
  7. 爱更多的是同情已经发生的不幸,而不是担心可能发生的不幸。
  8. 得到爱有两大意义:安全感和繁衍。
    • 无法激发别人产生对自己的性爱是一种巨大的不幸。
    • 一般而言,女人爱男人更多看个性,男人爱女人更多看外貌。
  9. 付出爱有两种:一种强烈地表达了人生兴致,另一种却表达了恐惧。
    • 比如驾着小船巡游到海岸心情舒畅,以及小船倾覆为求生向海岸游去。
    • 一种产生于安全感,一种产生于不安全感。后者更加主观与自我中心。
  10. 最好的情爱是互惠性的生活帮助,彼此愉快地接受,不勉强给予,因互惠的幸福而感到世界更加有趣。与之相反的是一方吸取另一方的生命力。

    过于强大的自我是一座监狱,想充分享受世界就得逃出这监狱。

  11. 人们迟疑于表达赞美,生怕用错地方;人们迟疑于表达爱慕,唯恐对方或社会的挑剔令自己难堪。道德教人谨慎,世故教人提防,结果是情爱之地不见了慷慨与大胆。

    每个人都不愿交出自我,每个人都抱持深深的孤独,每个人都自我保全所以无果,这种经历并无价值。

  12. 真正有价值的性关系必是毫无保留的,且将双方的整个人格整合而成一个新人格。
这篇最主要的内容是在描述什么是正确的爱,它不是以物质换的讨好,不是占有欲。不过最后又回到之前那些向外和鼓励交流上去了。
赞美应该大胆表达出来,自我也要大胆表达出来不需要藏着掖着。
前半部分提到了很多罗素的独特观点,例如缺爱导致失去兴致,关联到安全感的作用。这里大多数内容都属于存在主义主张的情爱。
读到这里新东西已经很少了,也正如前言所说,这本书并不是严谨的哲学描述,只是想到什么说什么的随笔。

13 家庭

  1. 家庭本应提供给人最基本的满足,但很多家庭没有做到。
  2. 如今的年轻单身女性,如果智识和相貌不在常人之下,不打算生孩子就能一直过惬意的生活;
    • 而一旦有孩子打算就要结婚,然后几乎肯定失去之前的工作,并在经济上不得不依赖丈夫。这使得这类女性对成为人母相当犹豫。
    • 另外会发现家政服务供应短缺且恶劣,因此不得不被家务拴住大材小用。并很可能为家尽责却因而失去家人的爱。
  3. 还有住房困难。上班族越来越多住在郊区,但显然增加了父亲的辛苦。
  4. 普遍民主化的一个典型例子是亲子关系的改变。**父母不再确信自己拥有否定孩子的权利,孩子不在认定需要服从父母。**
    • 任性的母亲试图在孩子身上找回她们被迫放弃的快乐作为补偿,一种是孩子忍受着爱的饥渴,另一种是孩子的爱被过度刺激。
  5. 西方的道德公知们一方面宣扬已婚夫妇有义务按照上帝的旨意生育,一方面男性教士大声颂扬母性的圣洁快乐。
    • 政府能做的是尽力让穷人保持愚昧。
  6. 人类天性上,**为人父母显然能从心理上带来生活中最大最持久的幸福感。**
    • P171有一段较长的叙述很精彩。
  7. 家庭的基础是父母对孩子的特殊的爱,这种爱比其他任何情爱都可靠。
  8. 像现代世界所追求的一切平等关系一样,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乐趣需要敏感和柔软,需要对个性的尊重,这些日常生活的好斗性不会鼓励。
  9. 父母之乐的源泉:一种是自己生命的部分被外化,并且这部分也会以同样方式延续。另一种是权力和温情的紧密结合。
    • 对孩子进行控制是天性使然,但孩子也需要尽可能独立。
    • 如果切实渴求孩子的幸福而非自己的权力,就要求父母一开始就要尊重孩子的人格。
  10. 女性并没有照顾孩子的天赋本能,对孩子的过度关心不过是占有欲的幌子。
这一篇提到了几个重要的看法。首先是现代家庭构建的困难之处,当失去了教条规训人们必须成家,清醒的城市里的人尤其是女性认识到自己成立家庭需要做出多大的牺牲,但对于如何解决并没有提出看法。
另外批判了父母对于子女的掌控欲,为了这种权力会以爱的幌子欺骗自己,鼓励尊重孩子的人格。
刚刚例行和家里打电话,又聊到赶快成家的事,其实不过是这篇后半部分内容的演绎罢了。。

14 工作

  1. 工作让人幸福还是不幸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要工作不过量,总比无所事事容易忍受。
    • 智慧地利用闲暇是文明的最高阶段,目前还没什么人能达到这种水平。
    • 工作把假期变得格外美妙。
  2. 大部分有偿工作和一部分无偿工作创造了获得成功和实现抱负的机会。资本主义下,人们渴求更高的收入即是渴求成功及其带来的舒适生活。
  3. 决定工作有趣的要素有两个:需要运用技能,具有建设性。
    • 任何掌握了特殊技能的人都会乐此不疲地实践这种技能,直到自己已无提升余地。这种动机始于童年。
    • 建设性表现为事情的初始状态相对随意,结束状态表现出目的性。破坏性刚好相反。
      • 暴力分子,军国主义者,一些革命党人往往无知地为仇恨驱动,目的只是毁掉自己仇恨的东西,不太关心破坏之后的事。
  4. 快乐源于建设的人比快乐源于破坏的人更快乐,因为一旦有了恨,便无法体会他人从建设中获得的快乐了。
    • 要治愈心中的恨,最好的办法是做一项重要的建设工作。
  5. 投身一项伟大的建设事业而能成功,由此获得的满足是生活为人提供的最大幸福,尽管只有卓越者可以体验。
    • 列宁是杰出代表。
  6. 当代知识分子不快乐的原因之一,是找不到发挥自己天分的机会,只能委身市侩的财富,被迫制造他们认为有害的废品。
    • 随波逐流的过程,人会变得玩世不恭,以至于无法从任何事中获得由衷的快乐。
  7. 生活的整体观,有些人自然地将生活视为一个整体,有些人将生活视为一连串没有关联的事件。前者比后者更可能获得幸福。
    • 人生的整体观是智慧和真正的道德的基础部分,也是教育应予倡导的部分。
罗素并不主张工作一定带来幸福和不幸。马克思主义让我们知道绝大部分工作必然带来剥削,而人创造劳动价值才有意义。我想起毕业前和师兄的聊天,他认为人一定要工作,最起码它能保持着与时代同步的思考,和即时的信息更新。
去尽可能相信创造性的工作是快乐的,能提升自我的工作是快乐的。我自己深谙这道理,虽然这一个月的工作时间很短,但学习了大量的知识这件事我并不讨厌。
可问题恰恰就在于过量的工作对人精力的消耗,失去了这个前提,前面一切的积极要素无从谈起。你可以从中找到乐趣并乐此不疲,你确实成功了,同时这份成功被剥削走了一部分。
所以工作的幸福可以来源于建设性和自我提升,但如果不快乐了总需要一种和解的方式,说服自己的生活能继续下去。

15 闲情逸致

  1. 本章关注让人从紧张中放松下来,消磨闲暇的小兴趣。
  2. 普通人焦虑方面主要在于工作,经济地位,亲人。
  3. 不能关注生活中的任何无用之事,这是痛苦抑郁和神经紧张的根源之一。源自疲劳又导致疲劳。
    • 外部兴趣具备休息功能是因为它无须采取任何行动。
    • 这些爱好不应再去消耗工作时消耗的官能,它们应当无需意志,无须立断。
  4. 男人比女人更容易放下他们的工作。(举例全职太太)
  5. 闲情逸致帮助一个人保持平衡感,平衡总能带给人宽慰。

    人世间悲喜交加、光怪陆离,对此情此景无动于衷,是放弃了生活赋予每个人的特权。

    • 过分关注工作会导致偏执。
  6. 罗素设想高等教育会废除传统宗教,努力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过去与人类可能的漫长的未来,令年轻人深刻感受生命可以何其伟大。
    • 某种意义上,一个人能看到多大的世界,他的自我就有多大。摆脱了被环境奴役的恐惧,他将感受到深刻的幸福。
  7. 酗酒与吸毒这类有害的消遣,它们的目的是毁灭人的思想。
  8. 明智地追求幸福的人,会在其赖以生存的核心兴趣之外培养一系列作为补充的闲情逸致。

    一个人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失败记到,并不能证明他重感情因而值得仰慕,反倒是他的生机缺乏令人痛惜。我们的所有情爱都被死神捏在手里,它随时可以击倒我们所爱的人。所以,我们的生活不可范围狭窄,以至听凭偶然事件来决定它的全部意义和目的。

这篇与其说是表述关于兴趣的观点,不如说是鼓励读者培养有益于自己兴趣的演说。
关于这篇没什么要额外说的内容。

16 努力与放弃

  1. 中庸之道是个乏味的道理,但在绝大多数事情上它是真理。**在努力与放弃之间寻求平衡是贯彻中庸之道的一种体现。**
  2. 对于大多数人,幸福是争取来的,不是上帝的恩赐。
    • 任何人只要以工作谋生就须努力。
  3. 婚姻这件事是否需要努力因环境而异。往往人数较少的性别占优势。
  4. 天性未泯的人都会将某种权力视为他合理合法的目标。
    • 每一项公共性工作都包含某种权力欲,除非从事它只是为了腐败得利。
    • 丝毫不关心权力的人,是丝毫不关心同类的人。
  5. 尽人事,听天命。放弃可以出自绝望,也可以出自不屈不挠的希望。
    • 不可征服的希望一定是宏大的、非个人性质的。
  6. 大量的放弃是容易做到的,有些时候受挫的只是次要目标,人生的主要目标仍然有实现的希望。
  7. 对生活中细微小事缺乏耐力,这些小麻烦会变成生活的大部分。而从持续的担忧中解放出来的人,会感到生活轻松愉快多了。
  8. 选择角色时须有一些随机应变,如果已经忘我无需扮演最好,但如果角色扮演已经成为你的第二天性,记住你是在演不同的剧目,避免你的角色单调。
  9. 值得做的工作自然有人来做,他们不会用工作重要或工作轻巧来欺骗自己。
  10. 做出某些放弃说明我们愿意面对真实的自我,它在最初可能是痛苦的,但在最后会是一种保护——实际上是唯一的保护——以对抗自我欺骗带来的失望和幻灭。
我相信这本书原文肯定不是在用"中庸"一词,但由于中国文化中存在着相同的思想,以至于一个词汇我们就能立刻心领神会。
这篇有个有趣的观点,即权力欲。罗素认为权力欲是一种更普遍的心理,它作为一种动力源驱使着人们其他的心理。如果把5中提到的几句分别来看似乎都有道理,但这是否构成因果性我比较存疑。
我认为放弃还带来一种结果,就是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而认识自我局限性促使人认识自我,即罗素所说的"我们愿意面对真实的自我"。与其说它是一种保护,不如说是将执迷之人努力拉回的必需力量。

17 幸福的人(总结)

  1. 幸福,必然是部分取决于环境,部分取决于自身。本书关注自身部分,讨论至此发现对于自身而言,幸福是一件简单的事。
    • 自身不幸福的人所相信自己不幸的复杂缘由,这些不是真的原因而是现象。所以导致相信幸福的人是幸福的,相信不幸的人是不幸的。
  2. 接受教育和适应世界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努力避免沉溺自我的激情,而应获得使我们免于自我沉溺的热情与兴趣。
    • 不愿面对现实,用谎言编织外套,主要出于恐惧。
  3. 专注自我的最大害处是把生活变得狭窄单调。
  4. 幸福的重要源泉是得到爱,但是索要爱的人是得不到爱的。
  5. 跳出自我囚禁的恶性循环,就必须有真正的兴趣对症下药,而不是只把兴趣当作治病的权宜之计。
    1. 罪恶感→特定技巧合理植入无意识。
    2. 自怜→先相信自己生活并没有比他人更为不幸。
    3. 恐惧→增加勇气的锻炼。
  6. 克服自我沉溺后会出现什么客观兴趣,这要由你的天性和外部环境自发作用决定。
  7. 很大程度上,幸福的生活就是善的生活。我们需要的不是克制,而是对外界的兴趣,它让人率性而为做出某种行动而非美德下的有意控制。
  8. 与传统道德家看法不同,的自利性必须保持在一定限度内,但它无疑还是具有自利的性质,一个人因此才会为爱情的成功而幸福。

幸福的人不必承受整合失败的痛苦,他们既不必为对抗自己而分裂,也不必为对抗世界而斗争。这样的人会感受自己是宇宙的公民,自由地享受着它创造的景象,它提供的快乐,不为死亡而困惑,因为他感到自己并没有与后来者真正分离。在与生命之流自然而深刻的结合中,他找到了最大的快乐。

一晚上把最后三章收尾,最后一章就是对本书内容进行总结。最后一段话颇有一种eva的感觉。

读后简单的感言

这本书是我每天晚上抽一点点时间逐渐阅读完成的,可以说它是我执行过去想要的读书生活的第一本书。效率比我想象的要快,毕竟现在还没什么加班。这些书我不会追求阅读的效率,重要的是体验阅读的过程与思考的乐趣。

这本书包含罗素的一些观点,这些观点可以说是本书的思想框架,并以此逐渐丰富羽毛。所以阅读前半部分时兴致比较高,而后半部分由于仍然在这些观点内一部分内容就略显乏味了。

这本书里的大部分观点我不仅认同而且一直在实践,但一些类似关于男女的描述由于时代限制,罗素提供了一种比较先进的思想去对抗当时基督教或者封建残余思想,这些问题的大部分在现代社会得到了解决,但同时也催生出新的社会问题。

这本书与存在主义有着较强的关联,我认同大部分存在主义的内容,同时我还有一种不太主流的观点。就是存在主义某种程度属于一种资本主义思想。它反对人们沉溺于的宏大叙事,鼓励个体的价值实现,但我一直很难相信这种思想可以构成一个和谐社会。

总之虽然这本书信息密度其实不高,但它非常适合作为晚间读物,较为轻松的叙事口吻使得这些罗素的思想可以像我这样被规矩地整理,也可随意惬意地阅读。

博客所有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章、图像等)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CC BY-NC-ND 4.0 协议,任何人均可自由传播,但禁止用于商业用途且必须署名并以相同方式分享。
暂无评论

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


				
|´・ω・)ノ
ヾ(≧∇≦*)ゝ
(☆ω☆)
(╯‵□′)╯︵┴─┴
 ̄﹃ ̄
(/ω\)
∠( ᐛ 」∠)_
(๑•̀ㅁ•́ฅ)
→_→
୧(๑•̀⌄•́๑)૭
٩(ˊᗜˋ*)و
(ノ°ο°)ノ
(´இ皿இ`)
⌇●﹏●⌇
(ฅ´ω`ฅ)
(╯°A°)╯︵○○○
φ( ̄∇ ̄o)
ヾ(´・ ・`。)ノ"
( ง ᵒ̌皿ᵒ̌)ง⁼³₌₃
(ó﹏ò。)
Σ(っ °Д °;)っ
( ,,´・ω・)ノ"(´っω・`。)
╮(╯▽╰)╭
o(*////▽////*)q
>﹏<
( ๑´•ω•) "(ㆆᴗ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ource: github.com/k4yt3x/flowerhd
颜文字
Emoji
小恐龙
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