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南之徒》 S级 这是我第一次读马伯庸的作品,刚刚我打开百科,竟发现还是我老乡。 这本食南之徒写于2024年,算是马伯庸的新作。之前听说马伯庸前面的作品框架感明显,人物特征与故事转折比较固定。但作为我第一本阅读的马伯庸作品,觉得故事已经足够完整,合理,精彩,丰富,有趣。其中故事主角唐蒙的形象,我直接对应了哪吒电影里的太乙真人,每个段落都是极强的画面感,我甚至感觉我已经好久没有这么津津有味地看小说…
前言 去年下半年工作之后,有了一个单人宿舍,基础设施虽然有些小毛病,但起码该有都有,对于一个人生活来说已经足够了。 民以食为天,工作日还可以吃食堂,但周末也不能一直都出门,或者在宿舍点外卖,总归要自己掌握些烹饪技能。烹饪方面我完全是个小白,买了一口锅,周末时自己一个人倒腾。摆在厨房的瓶瓶罐罐越来越多,不断的试错中也学会了一点点套路。不敢保证自己做的每顿饭都很完美,但也算还能吃的程度,比起家里的几位…
一、认知体系构建 1.1 面粉科学 分类 蛋白质含量 特性 适用场景 辨别技巧 高筋面粉 ≥13% 高延展性/强筋力 面包/披萨 颗粒粗硬/颜色微黄 中筋面粉 11%±1% 平衡性/通用型 包子/馒头 白色/无明显光泽 低筋面粉 ≤9% 低筋力/蓬松性 蛋糕/饼干 细腻洁白/易结块 替代方案: 中筋面粉 : 玉米淀粉 = 4:1(精准称量) 注:玉米淀粉需冷藏保存防止受…
封面是最近吃的一碗牛肉面,牛肉真的很多。 最近上班摸鱼,读了一点点成功学的书,前面看完了“被讨厌的勇气”,说实话知道这本书还是从老蒋采访何同学的视频里看到的。 我对何同学意见一直没有很大,但最近不凑巧的是他发的一个不想给司机好评的微博又让他陷入舆论热潮中,我认为微博本身有问题但问题没那么大,只是错在发微博的是何同学,所以带上对何同学的“赛博丁真”滤镜,哪怕是赛博丁真以外的不足之处也会被放大。何同学…
前两天翻阅过去自己的博客文章,重新阅读了一遍《大众评价的主观性与客观性》,感叹自己一年多以前竟然会写出这种完整的思辨性文章。 我本以为是自己选择了分享日常生活,实际却是思维的能力在倒退,深度思考的意愿在降低,语言组织的技巧在退化。也许这才是我真正需要写的内容。 背景 这次的话题灵感来源于最近这段时间《颂乐人偶》(Ave Mujica)的热播。由于前一部《迷途之子》(It's Mygo!!!!!)带…
《雕刻时光》为前苏联导演塔可夫斯基关于自己在电影创作过程的记录。塔可夫斯基一生只留下了7部长片,但每一部都是经典。 一 开端 电影中诗意的内在联系和诗的逻辑特别让我着迷。诗歌和最真实、最有诗意的艺术—电影艺术的潜质非常相称。 传统戏剧文学中,形象总是跟随着情节合乎逻辑地呈线性发展。这种吹毛求疵的所谓事件的“正确”连贯性往往来自专横的臆测和抽象而投机的推断。暂且不论这一点,如果让情节随着人物性格发展…
好东西 C级 其实看完这电影我有挺多想说的,但发到哪都不太合适索性只在自己的地盘简短的聊。 三个女主角,三条交叉的故事线,每条故事线完整,但也仅此而已。 所有角色70%台词都不是真的和被对话角色说的,而是在和观众说。因此角色很大的作用是成为观众的嘴替。 因此为了足够地宣泄,除了单亲妈妈是正常人,女青年算半个正常人,其他所有角色都是神人。能凑这么多神人一起演出也太混沌了。 大部分喜剧情节平庸,唯一一…
原视频 概念 雪花写作法便是一种基于科赫雪花的故事结构,它是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和科幻作家兰迪·格曼森推广的写作方法。 科赫雪花来自于分形概念 他将小说比作雪花,靠灵感写作的画家能凭着感觉和不断修改画出完美的雪花,但大多数普通人只能画出歪歪扭扭的成品。 雪花写作法就是将小说创作拆分为各个步骤,教会那些很想动笔只是不知道如何开始的新手作家画一朵完整的雪花。 步骤 准备工作 写下关于这本书的所有想法,无需…